两幅孩子的画,两种不一样的亲子关系
文/海子湖
两幅孩子的画,两种不一样的亲子关系应朋友的邀请,我给她机构的孩子做了几次积极心理拓展活动。这是一群7-12岁的孩子,都是小学生。
其中一次的活动,是"我手画我心"。在对孩子们进行渐进式放松催眠后,引导孩子们用植物或动物或其它任何事物,表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孩子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画出的各种动植物,各种形态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有两个孩子的表现,却特别让我心疼。
一个男孩亮亮,8岁,二年级。白白的皮肤,锅盖式头型,嘴甜,聪明,反应快。每当我说完一个要求,他就会礼貌的举手问我一个问题。我看出这是一个特别求关注的孩子。没有打断他,每次都听他表述完,给他认真的反馈。
在画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时,最初,他飞快的画了两只海豚,在大海里亲密的依偎。
"老师,你看,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他指着海豚,非常开心的让我看。
我看到他在其中一只略小的海豚头上,特意用粉红的彩笔画了一朵漂亮的小花。
"真美!"我由衷的赞叹道。
"能告诉老师,亮亮在哪里啊?"我问。
他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下去,想了一会说,"在水下面,看不见。"
我猜自己触到了他的伤心事,试探着说,"那能不能把亮亮画进来?"
他点点头答应了,最终却没有在那张画上画出他自己。
课程快结束时,他给我看他画的另外一张图。这张图画在海豚图的背面,却是沙漠里的三株仙人掌,长长尖尖的刺,手挽着手并排立着。两株大的,其中一个顶上开着一朵小黄花,几分温柔俏皮。画的最右边,是一个小小的仙人掌。
"这是妈妈。"他指着开花的仙人掌解释说。"这个小小的,就是我。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们都在沙漠里"。
说这话的时候,他仍然笑嘻嘻的,但眼睛却不再发亮。
"他们开心吗?"我问。
"开心。"他说,迟疑了下,又说,"好像也不是很开心。因为沙漠里的水,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
我很难过,一时却不知道怎么开解他。这是一个渴望父母爱的滋养的孩子。他在课堂上所有的表现,都是在渴望爱。
课后,从朋友那里得知,亮亮的父母在他三岁时就离异了。他随父亲,去年父亲再婚,他又有了个弟弟。朋友说,会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好好谈谈。
另一个男孩,威威,11岁,四年级。超乎同龄孩子的稳重大方,语言能力强,每次活动完分享环节,他都是最出彩的那个孩子。
"我手画我心"环节,他画了三棵树来表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这是三棵宝塔松树。他把爸爸妈妈画得强壮高大,而他自己,是躲在爸爸妈妈中间的一棵小小的树。有些羸弱,树杆都是弯曲的。大树的上空,他画了很多代表风雨的又粗又重的线条。
我问他,"这是你和爸爸妈妈?"
"是的。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在保护我。外面狂风暴雨,是爸爸妈妈给我了一个安全的天。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像背台词一样,十分流利的告诉我。
"小树愿意长大吗?"我继续问。
"当然要长大。"他回答。看看图,又自言自语道,"嗯,要是再长大,就要顶着爸爸妈妈了,没地方了。这怎么办?"
我拍了拍他的肩,语气坚定的说:"威威,你说得对,不管怎么样,小树当然要长大!总会有办法的!"
课程结束后,威威的妈妈来了。短发,戴着眼镜,端庄里带着丝丝威严,很急切的问我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我看了看她,拿出威威的画给她看,把刚才和威威沟通的过程和她又说了一遍。她的眼睛一下子红了。
"我是对他管得太严了。人人都说他很优秀,但我一直觉得他可以更优秀一点。我自己就是老师,总觉得老师的孩子就应该优秀。"
我看到了她泪水里的心疼和悔恨,轻声说:"优秀的孩子,更需要成长的空间。爸爸妈妈挡住所有风雨的同时,也会遮住成长的阳光雨露。"
她不住的点头,"回去,我和他爸爸再沟通下,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前两天,和朋友打电话,说起这两个孩子,朋友说和两孩子的父母谈过后,他们都有比较大的转变,亮亮的妈妈周末的时候也经常会把他接过去,威威的父母很多事情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两孩子都有很大的变化。
朋友的话,给了我很大安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最后的分离。
亮亮父母的爱,离孩子有些远。远得让孩子感受不到,就像沙漠里稀缺的水,只能深深的渴望。这种渴望,也许会成为孩子即便是成年后,一辈子的苦苦追寻。威威父母的爱,太近太厚,貌似温室,更有可能成为桎梏,让孩子窒息,扼杀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不觉醒,总有一天,渴望独立生命的孩子会觉醒,会努力挣扎,叛逆,冲撞,逃离。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那么幸运,成功的活出自己。
孩子只是经由你而来,却从未真正属于你,他只属于他自己。"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你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只能在他还需要依靠你的时候,给他需要的爱,而不是父母需要的爱。这样,在他有一天终于要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放心的不追。因为你知道,不管风雨阳光,他终会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