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自媒体写作》:提炼文章主题,可以试试这三个点

2022-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月落大漠

有时我写文章,会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徐徐展开,比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然而有时候这篇文章写完了,看似内容也挺精彩,但就是不出彩。

看了《自媒体写作》这个篇章,才如当头棒喝,原来,是因为我的文章没有主题。

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像是流水账,或者日常生活的碎碎念,仅对内容进行直铺平叙,或将该讲的事情讲完,仅此而已。

可以说,没有主题的这篇文章是没有灵魂的。

要知道,文章灵魂很大程度上就是主题赋予的。

只有确定文章的主题,并突出文章的主题,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得到升华。

封面

那我们该如何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余老师给我们归纳了以下三个点:

1.见自己:文章里应有自己;

2.见天地:文章要有灵魂,可以从自然界中参悟并习得;

3.见众生:心有众生,目光所及之处,就会见出众生的一切。

举个我自己的一个不大恰当的例子:

我曾在简书发表的文章“书香‖那些年我经历过的大考”,里面讲了我生命初期比较重要的两场考试:

一个是中考,一个是高考,在叙述考试的过程,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是通过真情实感写的一篇文章,最后还通过这篇文章,提炼了本篇文章的主题“人生虽然并不只有考试,但是考试尤其是足以决定我们命运的考试,还是要慎重对待,因为它值得我们拼此一搏。”

不过,如今看来,的确得承认,这篇文章在叙述的过程,整篇文章里的情节冲突不够明显,人物心里活动描述得比较少,态度和思想渗透得不够深入,所以最终没有特别出彩。

见自己,是指“写物、写景、叙事,都要追求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思想渗透进去。让景物和人事带上自己的影子。”

而见天地,则需要眼力,眼力来自于哪呢?主要是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选择力,需要我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细微入致的观察,同时发散我们的思维,多思考共同点,恰当的选择可融入情感、态度及思想的角度。

至于见众生,则首先要眼中有众生;其次,逐渐做到笔下有众生。

如何通过见自己、见天地及见众生来提炼文章的主题呢?余老诗说:

一句话,不断修炼自己。

主题是在作品中美丽的影子。让我们不断的练习、积累、感悟、实践。


读万卷书、运用知识,顺应天性、顺势而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