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型人格和情感性人格的分歧
今天在办公室坐班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某班班主任将一位男学生领到了办公室并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一堂英语课上,男生因为自言自语惹恼了 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英语老师要求该男生不要再自言自语,如果在自言自语就请学生到教室外面去,该学生在没有任何的解释情况下就离开了教室。学生离开教室后去找班主任,当来到班主任办公室,敲门没有人应声。等了一会儿,发现班主任正在其他班级教室里上课,于是该名学生就来到了操场上想独自一个人走一走散散心。刚好被学校巡查的老师发现了,就让该名学生回到班主任的办公室等班主任的教育批评。刚下完课的班主任了解到事情之后就把学生带到了我这里。
我再次的和学生详细的聊起了事情的经过。面对学生提供的一种现象,教育者不能简单的以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给学生一个对或错的判断。对学生外在行为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或者通过纪律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个定性,我觉得这并不是教育,教育真正所要做的事情是面对学生给教育者呈现的各种现象之后,教育者用专业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其中个体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利用mbti4个维度八级的内部工作框架,结合自己喜好的顺序,通过聊天的形式,了解到这名学生作出判断的倾向。在交流中得知他喜欢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交流时发现很多同学所知道的知识,并没有超越他个人所拥有的层次,所以他内心并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毫无营养的闲聊之中。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就问起他平时经常会自言自语吗?他告诉我,在遇到困难的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如果把题目的内容再复述一遍的话,就会有助于自己的理解。接着,我就再问他那么你当面对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内容的时候,你习惯于将相应的文字,再复述一遍吗?这名学生告诉我,他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经常使用的就是将内容进行复述,而且他惊奇地发现每次的复述都会加深自己对于内容信息的理解。
得知他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喜欢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一种推理的快乐。通过询问他的学科学习情况,他告诉我说他的语文和英语糟糕透了,而且,到现在高二了也没有找到如何有效的去学好语文和英语,那么他对相应的理科部分,数学和物理学的非常有感觉,特别喜欢用符号来表达一些事物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像对于符号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的比较快。
在询问他,如果有若干名先贤哲人伟人的名字提供给你,那么你最愿意成为谁呢?比如说孔子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的才华横溢,还是牛顿高斯达尔文笛卡尔的逻辑严密呢?他告诉我说他其实特别想成为一个自由自在,富有才华的诗人。
但是在语文阅读理解中,自己却从来或者说很难体会到文章中所隐含的各种情感。根据后面的交流反馈,学生的这样一种向往,是对当前生活学习的一种心理补偿的期待愿望,
我在询问他关于今天的事件时,说到如果你是英语老师的话,你看到一个学生坐在那里自言自语,你会怎么想呢?他好像对这个问题感觉不是一个问题,首先是一种茫然的表情,接着出现了一种苦苦的寻找答案的一种神情。于是那我转换了场景,我说假设现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突然间我扭过头看窗外一群走过的学生,然后我开始自言自语的描述这些学生的活动。那你是怎么来理解我这样的行为呢?他告诉我,老师,或许你这样的行为说明外面的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也会将目光投向外面去看一看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情。或者说,老师你想休息一下,因为你谈话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片段的思考吧。通过这样一个场景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偏向于t,而内心情感感受性较弱的孩子,他在对于其他人内心感触方面的体会是偏弱的。
然后我就问他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妈妈还是爸爸会更感性一些,情感细腻,更容易感动呢?他告诉我说是他的妈妈,他的爸爸非常富有逻辑性。我问到,那你的妈妈经常会怎么教育你呢?在他的讲述中,我抓到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妈妈经常会跟他说,难道你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吗?你为什么不会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对了,就是这句话。
额,在整个的交流过程中。这个孩子给我整体的表现是冷静客观。在问及因这件事情而来到我这里接受教育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因为这样的一个错误,而影响了上午的学习,觉得很不值得。我说你对于英语老师课堂的打扰没有其他想说的了吗?他认为,错误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分析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我追问那你觉得你的行为会对老师内心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对这个问题,他保持了沉默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他的客观冷静独立逻辑,让我感到惊讶。因为作为一个以情感行为支撑的老师面对这样一个富有逻辑思考的学生,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应该像极了课堂上英语老师的感受。因为他完全无法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将对他人情感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支撑这个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原因无外乎就是逻辑关系,以及外在规则。我帮他说出了四条关于他离开教室的原因。一是他觉得自言自语并没有打扰到别人的学习。二是他觉得自言自语有效的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效率。三是他觉得自言自语的行为在他上课之前就决定好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中途打断心里觉得非常的别扭。四是既然老师说了如果他再继续自言自语,就要请他离开教室,那么由于自己并不打算中止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不如提早离开教室。再整个自己的思维分析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老师有怎样的心理影响。
在聊天中,我知道他是一个ntj型的男孩。与时间的关系,我只是跟他一起探讨交流了关于逻辑思考下和情感思考下两种类型人要如何沟通的问题。
最后仍然是基于他的思考方式,根据支出与收益的关系。告诉他,每次做出决定时充分的考虑自己所要支付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在做判断之前尽可能的让自己有一个充足的分析过程。他非常同意,我这样的一种方法来解决今后类似情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