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ride跑步团 - 余杨專訪
受访者 余杨WeStride跑步团创始人 (以下简称余)
访问者 刘远岚 自由写作者 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与两岸青年交流 (以下简称刘)
刘:我们当初认识的机缘,是因为我去了你们一个在上海作的【青年海岛考察计划】的宣传,然后会后,我主动找你们攀谈。后面又才有了,我从上海搭好久的客运大巴士去舟山找你们。
余:那时在上海交大校园里的小活动吧,你先结识的李杰。
刘:所以这段时间,到今天,回想起来,也差不多是你开始认真跑步的时间节点。
余:我2013年6月开始跑步。今天是2017年3月。
刘:这段时间我们都改变了些什么?时间这个东西是这样的,我看你对"时间的觉知"很强烈,跑步当中,时间,也是重要的观察重点,首先讲讲你对时间的看法?
余:我因为一直折腾不同事情,所以回头去看,会很容易感受到时间轨迹变化。过去这几年,对我而言,相对是"比较缓慢"的时间,相形而言,时间似乎就要短一点。在一种比较自然沉浸的状态里去"经历",让经历带着自己去走;说得似乎有点矛盾,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些时光里面的容量似乎会少一点。今年开始写作后,明显的"时光容量"开始增大。同样一段时间里,你完成了多得多的事情,这段时光对我个人而言就"容量巨大"。
方法是服务于本质的。
刘:这几日陆续看了你写作的成果,看到你强调:陪伴一对一新手跑者,你愿意和他们互动的方式,是希望他们可以有"书面email"和你沟通的节奏,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沟通方式的?还是因为你当老师的职业经验给你这种操作习惯?
余:是的,这是第一位找我辅导的小伙伴,与我协商的方式。我们异地,但需要"有节奏"进行沟通,我觉得一周一次比较合适,就试用,一直沿用下来,效果不错。一周一次,既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又足够给双方足够的反思时间。更关键是,我很注重培养对方的自主成长特性,所以不会介入太多,希望对方更多自我反思和调整,一周一次交流,可以更好实现这点。
我作为老师的经历,有促动,但更多还是根据网络沟通交流特点来"协商摸索"出的方法。另外,一周一次每个人执行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好一点,也有的人执行得不严谨,要看个性。但只要执行,哪怕是不完整,也会有明显的效果产生,因为重要的是这种执行带来的实际改变,是对方会持续运动起来。方法是服务于本质的。当然要调整,跑步辅导现在日常只有六七个跑友(編註:这个部分,是余作为独立跑者的个人活动,与跑团没关联;补充说明,跑团并非小白群体,要加入进去需要翻越门槛,被设定要求得完成檢核),目前这些辅导,潜在的方向是"未来推出私人定制服务",但目前还是完全处于摸索积累经验阶段。未来会出来什么模式,现在不知道。我时间充裕,所以这些数量忙得过来。
刘:留有完整度和弹性给未来。这种前提是否因为你多年累积的,对现状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以及你对长期规划的"大事"很沉住气。
余:过去这十多年,自己进入了一种大多数时候很难"完全把控"的生活状态,于是被迫去接受和适应。十多年前我不是这样。那时习惯把事情规划严格,然后调集资源去一步步实现,就像打仗似的。另外,接触网络上的活动,这些新鲜类型把我改变很大,价值观变得更加"有弹性"其实,更适合2017年这个新时代了。还有十年前网络学习社区活动,那是我接触网络最早的阶段对我影响特别大,我当时学会很开放地地面对世界,去接纳新知。然后,体验当时一些非常松散的活动组织形式:组织者的目的并非掌控,而且放手,让这个活动影响渗透到每个成员身上。过去这么多年了,我还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影响。
WeStride跑步团总结+计划 = 过好一生
刘:为什么你都可以清楚得回朔,那些节点对你影响很大呢?我认为普通人比较难做到这点。
余:我是一个经常会反思的人。大学时期就很喜欢反思了,这是长期习惯。曾经对小伙伴讲过,你只需要作好四个字,就可以过好一生:总结、计划。我在近期文章里写过,对外部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实际上另外一个维度也始终影响着我,就是【对内的认知:了解自己】。这是我同样持续不断在关注和投入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框架与模式,不管你意识到与否。
刘:从这本书我想要提出的点是,你是个善于从书从各种姿势去提炼去学习的人。然而这点很多人也做不到,这方面有没有跑友和你说过?就是你说的东西太难了还是有一段台阶才能触及你的思考深度与速度。
余:这本书有工具书的特点,实际上我理解,它讲了许多跑步书讲不出来的核心道理。作者对跑步的理解,超越了绝大部分跑者。对,我的学习能力很强,速度可能是关键,因为当你钻得更深时,你可能会面临选择:你是花更多时间去作普及,还是说继续去加紧钻探。我现在,选择了后者。去年2016下半年,我在WeStride跑步团上实践了前者,今年2017开始,我开始选择后者。
刘:所以这也是一种对时间的分配:时间应该分给身体还是脑袋?
余:2017年,应该是我个人的“大年”,就是今年可能会出来很多个人的成果,事业的,生活的。所以我在第一季度,逐步把时间的安排方式进行了调整。规划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已经开始在想要在今年有所突破,但写作是2月份出现的。并不在原来的计划中,既有规划,也有意外。
WeStride跑步团少数人,才合理
刘:聊聊"师徒关系",你和WeStride跑步团之间成员的"隐形规则"是什么?可以让各种师傅和各种徒弟自由配对的秘密是什么?
余:WeStride跑步团鼓励大家自由配对,自由组织小组。相对长期有效,在这种兴趣社群里,类似的结对或者小组,长命的几率并不高,过去三年,在WeStride跑步团里我们实践了不少,但持续下来的并不多,但好处是,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过,大家有了这个意识。这个社群的特点:很多事情的成果,可能是断续、破碎的,但时间长了,累积起来,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这个和实体组织,可能差别有点大。
刘:公司这种传统组织,与社群虚拟协作的运作还是两个逻辑,一般来说还在上班的人,很难突破这种逻辑观念。就是会用自己原有的思路去看待世界。
余:我觉得,网络社群不应该套用实体组织的很多经验和思维模式去,需要新的看待方式两个逻辑应该有所区别的。虚拟社群当中坚持的少数人,这才是合理的逻辑。我希望WeStride跑步团能够带给参加者一些轻快的价值,深度的操作,在那些有兴趣也有时间的人身上来执行,他们可能需要比较多的网路操作思维,但普通参加者不需要。
WeStride跑步团刘:我这段时间比较密集的看了些"我平常不会看的"跑步的信息,为什么我觉得很多信息相当零散?我并没有办法很直观的看到跑步的乐趣,尽管呈现已经是短视频;为什么就往深度钻,那这种科普的功能,是会让WeStride跑步团"其他人"承担下来吗?
余:这种零散的感觉,我觉得本身是正常的,因为你现在开始去了解未知领域,全面搜索很多信息。你需要接触到"融合"的阶段,这个无法跨越。WeStride跑步团里的自由交流,会一定程度上实现科普作用,你如果在其中,就会感觉到,内部自由开放的交流,化解了很多跑者的疑问,而且对于资深跑者,这也是有帮助的。我个人往深度钻,是因为这样的科普已经无法满足我的欲望,无法满足我对未知去探索的欲望。
我说你对跑步知识疏离感的看法:接触新的领域,可能需要找到“通道”,有一定的偶然性,你可能遇到朋友引路,你可以看到视频被触动,你可能读到一个观点,你可能看过一本书…… 你突然有了“对了,就是他了!”的感觉,那你很快就启动了。否则,也许要花很多时间,甚至你花了时间,你也始终进入不了这个领域。跟爱情其实有点像。
刘:对于资深跑者,这也是有帮助的;这个帮助是什么?
余:当一个资深跑者要去解答跑步小白的问题时,他实际上需要将自己理所当然的很多认识,用通俗的话解释出来,这个过程,他需要将知识和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而且,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了解的就是对的,在这种开放讨论里,多角度观点,对参与的每个人都会是启发。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教育、学习。
刘:所以我能不能这样说:就算余杨本身对跑步理解很多,你也并非想要让众多人成为下一个余杨,你也是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程度和跑步之间发生变化。毕竟这种"跑步学者"也不是人人都合适。
余: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内功还差得远,所以非常的不满足。
自然 出生 成长
刘:WeStride跑步团是一种异地跨区协作,而现在的维度职业wedo career虚拟团体也是这样。这次两个虚拟团体的共同合作,你觉得彼此会产生什么酵素化学作用?或者是说 双方有什么可以彼此学习的?就是"跨区协作"的这种型态,从虚拟组织来看也好,从未来职业趋势上来看也好,你觉得你是走在一种"前沿"的实践吗?也许,十年之后,大家才看懂你今天在做的事情这样不会很孤独吗?
余:不敢这样说,我们只是在虚拟异地组织的形式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摸索。我觉得做事情有一点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尊重实际,来不得虚的,比如,我们作这个WeStride跑步团,起步时就是我和Helen Li两个地域的人在约跑,我们必须发明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玩下去,这就成为了异地约跑等等经典跑法的起点。后来,我们逐渐找出现在这些玩法,也是基于成员分散的现实。在内部,我觉得我们做的完全是很正常和很现实的,适合这个社群。我们暂时还没有把WeStride跑步团的经验"放大"到去套其他组织。
刘:所以不是为了虚拟而虚拟,是一开始就是虚拟的土壤而长出来的社群。
余:对,它就是这样出生成长的,很自然,因此,我不会觉得孤单。
刘:前面我们谈了很多关于教学、关于组织、关于协作关于思想,如果回到你本身是一个个体自由的跑者:你对跑步的钻研你对跑步的热爱你这一生遇到了跑步,也是一趟不可预期的爱恋。你愿意为跑步做的更多跑的更远,也许就会这样一直跑下去 跑到再也跑不动的一天吗?
余:会的。跑步已经是生命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