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roptosis in pancreatic cancer
本文选自PLOS ,本着好奇的心打开了这篇2020年发表的文章。
作者首先看看坏死在肿瘤中的情况,测了肿瘤中的坏死的标记物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发现肿瘤组织明显高,并且肿瘤边缘比中心的更高,WTF.然后在肿瘤细胞系里看了看表达情况。
然后在肿瘤细胞系中诱导坏死。可以发现细胞对坏死诱导反应还是不一样的,bxpc,capan还挺好的,适合做下面的实验。
然后做了免疫荧光,就是为了看看他们是不是诱导了坏死,细胞系测了测蛋白水平。
然后用诱导坏死的培养基培养肿瘤,发现肿瘤侵袭和迁移增加了。但是在TS诱导的没有改变,作者这做的真他妈乱啊,要么就用一个药诱导,要么就用敏感的细胞系,这两个在一起两个变量怎么分析作用,知不知道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无论用不用坏死处理的培养基均不影响肿瘤的增殖。为了模拟体内情况,作者用了3D模型,还是那个结果。
那么,作者就找什么玩意儿引起的肿瘤侵袭增加,测了趋化细胞因子ARRAY,只能说有钱任性。一板5000,一共测了8板,投了PLOS,这钱花的,真是太太值了。
接着看看CXCR2的作用。
然后作者有看了看CXCL5的作用。做这个有什么用呢,这都是被不知道多少人验证过的玩意儿了,拿出来恰烂钱。
没有机制了吗?作者又做了紫杉醇的诱导坏死(PTX),看了CXCR2的表达情况。我没看错吧,我看了两遍,我就想问问做这个要死的细胞的CXCR2有什么用,都是死了的东西了,他表达再多有个什么用,为什么不看看坏死处理后的那些正常细胞的表达情况,这个活下来的不才是有意义的吗?
文章到此结束,我有罪,我的错,我不应该把这篇文章点开,做的什么玩意儿,这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嘴上说行,脑子说不行,手又在行不行的摸索着,东拼西凑,整个这么个玩意儿。全文都是表型,没有机制,并且文章存在严重问题,边缘的肿瘤为什么比中心的坏死的更多?这不是悖论吗?趋化细胞因子测序命名MIP3最多,为什么做CXCL5?为什么用TSZ和TS一起诱导坏死,并且在不同的细胞系去说明同一个问题,结果还不一致?牵强附会,应付了事,只是拿自己想做的内容去做,并没有尊重科学事实,逻辑混乱,没有重点,望大家做科研的时候一定要尊重科学事实,不要唯心主义,要不然只能做成这个样。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