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疗愈不是你想的那样
***
不是所有的写作,
都具有自我疗愈的效果。
***
写作=自我疗愈? NO!
台湾26岁美女作家林奕含,她把自己被老师性侵的亲身经历写成了畅销小说后,上吊自杀了。
写了无数真善美诗篇的大诗人顾城,在完成长篇小说《英子》后他举起斧头砍向了妻子,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亡。
带给我们无数文学名篇佳作的老舍先生,他是受不了文革的折磨而投太明湖自尽的。
还有,
用一根丝袜结束自己的三毛、
在山海关卧轨的海子、
用裁纸刀割开喉咙的莫泊桑、
用过量吗啡解决掉自己的杰克伦敦、
用双筒猎枪扳机自杀的海明威、
含煤气管自杀的川端康成……
显然,写作并没有拯救他们。
他们终是噬没在自己的黑暗森林里。
生而为人,都会面临生命的大黑洞。
走过去,是凤凰涅磐。
走不过,则万劫不复。
大量的文学写作,都是编故事和造梦。
无论多么动听的故事,多么美丽的梦幻,他们都是谎言。
谎言在真相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比如本世纪华语世界里最伟大的“爱情织幻师“琼瑶阿姨最近的新闻闹剧)。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谎言无法带来生命力,谎言无法在实相里存活。
无能为力和烦躁不安的背后,往往秉持着一个巨大的谎言。
这个世界里的大部分电影、电视剧、小说都是让人感觉无力和不安的,属于小于200能量层级的低频能量波动。
他们大多是谎言的卫道士。他们的存在为了迎合和满足人类的某种无意识的习惯倾向:我不要和平,我喜欢冲突和不安。
只有极少数能量层级大于200的经典作品比如高频能量的纪录片、灵性音乐、真理之书(真正开悟者的著作)等,能带给人力量、信心,平和等能量和意识的提升。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845619-3ad7c16a4b9ed45f.jpg)
***
唯有“超越故事”的写作,
才能救赎人类的心灵。
***
那么,什么是”超越故事”的写作呢?
01
首先,你需要有识别”故事”的能力。
”故事”的来源,
是头脑里一丛丛野蛮生长的谎言:
我要是……那就完美了
这个不属于我,我不配
我是受害者……
我有危险……
我必须要……才有资格得到他人喜欢……
我必须要达到……才是正确的,才是好的
我需要掌握每一个细节,我才是安全
……
这些谎言,即是我们秉承的核心信念。
它们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它们常常杂乱无章、自相矛盾的,
并出处各异。
有的来自父母师长,
有的来自社会文化,
有的来自人类集体潜意识……
电影编导和小说家们最擅长的是,
把谎言剪辑和渲染成
一个个具有完整结构性和趣味性的故事。
它们通常以
“问题出现——冲突和矛盾激发——问题得到解决”
这类架构呈现。
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编自导的故事
则是支离破碎的。
当代灵性导师艾克哈特 托尔
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书中,
为我们揭示出这类故事常见的碎片思维结构——
我……
我要……
我比某人……
熟记这三种句式,
可以帮助你快速识别:
是否深陷在”你和你的故事”之中。
试试在省略号的部分填上任意内容,
你会更容易理解——
“故事”如何主导着你我的日常:
”我受损了”
”我遭遇不公平待遇了”
”我是一个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
”我要大房子和跑车”
”我要赢”
”我要学好英语“
”我比她更苗条”
”我比他更成功”
”我比他们知道更多”
……
围绕其中任何一句展开,
你都可以编造出一大堆的故事。
任何一个故事都可以搅动起情绪令心潮难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5619/da94fa79c871cbe4.jpg)
《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宁静在说话》的作者艾克哈特 托尔
02
其次,
你需要懂得:
你不是情绪,而是情绪的观察者。
通常,
文学作家们都很敏感,深情。
他们擅长深入情绪,描绘情绪。
然而,
真正有疗愈性的写作,并不止于此。
写作疗愈的关键之处是,
在深入情绪、感受情绪时,
作者仍能保持一个观察者的立场。
不卷入,不被带跑。
这,
对于一颗未经训练的心来说,是非常难的。
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
需要多年的专业训练,
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中立和不评判的立场。
何况未受过任何学习和练习的普通人呢。
人们是那么容易被情绪的风暴刮倒,
和被头脑的声音搅乱的。
如何保证始终守住在观察者的立场?
这时,必须采用“正确的提问”来定锚掌舵。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提问?
正确的提问是指能把当事人拉回到当下,
不得不如实面对事实的问题。
比如莱斯特利文森开创的圣多纳五问,
就是威力巨大,能量通透的正确提问典范
——
现在,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允许或欢迎这个感受以及相关的画面和想法吗?
你能允许自己放下它吗?
你愿意放下吗?
何时放下?
正确的提问,
可以快速把当事人从沼泽般的情绪,
和杂草般的思绪中拉出来,
回到此时此刻,
面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
没有什么比当下更富有力量的啦。
回到当下,就是一种临在。
活在当下,就是真正意义的活着(bei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5619/a51eee42491955ff.jpg)
图为莱斯特利文森。他于1952年觉醒的,之后沉潜于自得的境界中好几年,到1962年才出来传播他的所得,然后在1974年就引退了,所以现身的时间并不长。传播期间他基本上是以小众的讲座方式进行的,唯一亲笔的著作就只有自传一本。他的教诲曾被学员汇集整理成《终极自由之路》一书。
***
唯有“高频能量”问卷式写作,
才能真正疗愈一颗颗困顿的心。
***
一开始我们是从情绪出发,
目的地是到存放信念的内在空间。
在那里,
我们还有一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
才能完成自我疗愈和救赎。
在晓希设计的情绪定向问卷里,
有一系列科学完整的正确问句,
可帮助你下潜更深,
让你看清——
究竟是什么阻碍着你实现生命的美好与自由。
在心理咨询室里,
疗愈的发生常常取决于抛出来的一个好问句。
正确的提问是意味着正确的方向。
优秀的咨询师和治疗师总有一叠属于自己的”提问金句”。
低频能量的问句,
只能让你在低频层次的能量里打转;
高频量的问句则直接提升你的意识水平,
旨在唤醒你的内在智慧,
以期能够完成自我身份的认证。
写作疗愈的惊人效果,
除了当事人想要成长的意愿和勇气之外,
最大的先决条件毫无疑问得看写作问卷中的问句设计。
这些问句是否能带给你自信和力量?
这些问句是否能让你恍然大悟,一身轻松?
这些问句能否引领体证到清明,澄朗的境界?
《与神对话》系列丛书的第一卷主要涉及个人问题,聚焦在个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第二卷涉及更带全球性的问题,这个星球上的地域政治和超自然的生活,以及这个世界正在面临的挑战。第三卷涉及最高秩序的宇宙真理,以及灵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写作疗愈的重点,
不在于你写得多么优美动人,
不在于你采用了多少修辞技法;
而是,
你是否在用高频能量的问句引领你意识飞升,
引领你看到更大的背景,
和你自己本身的存在。
——是的,我说的是"存在"。
不是"存在感"。
"存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存在感,
则是一个感觉,一种转瞬即逝的能量。
你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情绪,思想,还是身体都是转瞬即逝的。
但你的本质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