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抵制校园欺凌,我们人人有责!

2017-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旭公子的半满人生


1

当回忆不是美好

只剩下恐惧

青春就这样变成了

深深地罪孽


最近一段时间,校园欺凌事件一遍又一遍侵袭冲刷着我的内心。

不禁反问?现在的青少年究竟怎么了?现在的社会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世界究竟怎么了?

四川泸州的小男孩死亡事件,尽管公共媒体一再澄清,一再隐瞒,但它仍旧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这件事摆在我们的面前,就如同隐藏在黑暗里的镜子的另一面,扑朔迷离,没有答案。

这不禁让我陷入深思:我们的价值观就只想输送光鲜亮丽的一面,难道阳光背后的影子不应该被重视起来吗?

社会是需要舆论进行监督的,国家法律更是明确规定了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至今日,这件事情仍旧如同雾里看花,让旁观者摸不清头脑。

翻看新闻报道只看到当地媒体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其实总结出来就几个字,那就是:不存在欺凌,排除他杀……

可是小男孩身上的伤怎么解释?身体距离跌落楼房的抛物线距离怎么计算?经过检查伤痕累累的身体又如何抹除掉人们的困惑?还有就是既然说是自杀,那他又为什么自杀?总需要一个理由吧……

司法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公平正义,还原真相吗?

话说回来,我不是一个社会激进分子,也不赞成那些没有事实根据就妄自揣度臆想,并煽动舆论,鼓吹暴力的行为。

但是获取真相捍卫权力确是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民日报已经发声,各路媒体同人民的心声一样,只想获取事实真相,仅此而已。

2

不想让悲剧继续上演

更不想让曾经的悲惨结局

死的代价

再次出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了校园欺凌,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十分让人欣慰的一件事。

还记得,上镇中学那会儿,我们班也是存在着这种欺凌事件的。

比如说群殴,又比如说语言冷暴力。

当时班级中,有一个女孩,她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上有一点不合群,总是笑呵呵的模样,身上或多或少有一点异味。

那个时候,几乎全班人对于她都是“群起而攻之”,不说她坏话的,甚至会被拉入黑名单,成为另外一个被欺辱的对象。

当时,我就是另外那一小撮不会调侃她的人,但是,说实话,从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来说,我也不敢与她多么靠近。

后来这个女孩,实在受不了大家的欺负,早早就辍学回家了。现在,我的同学相册里还有她那张纯真灿烂的笑脸。

还有一个班级,是我们整个年级组的刺头班,他们班的班主任是一个与众不同个性十足又很有钱的女老师,整个班级打架斗殴的人最多,典型的“抱团取暖”,几乎无人敢惹。

那个时候,流行的是《那小子真帅》这本书,里面讲述的就是一个会打架的小子,看得很多女孩子,男孩子热血沸腾,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幼稚,可怕的是韩国的思想毒害居然从那时候就侵入了我们的心里。

对于一个崇尚武力的校园,学习好的人只有一小撮,而大部分人连高中都念不完。

如今,当初无论是深处暴力源头还是被凌辱的对象都已经成家生子,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那些暴力源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初的一举一动,甚至偶尔回想起来,还会摇头苦笑,曾经的自己舞刀弄枪的模样是多么可笑。

可是那些被欺辱的对象,也许从那时起就在无形中练就了一道心理防线,在本应该最美的青春年华里留下了一道永远的伤疤。

对此,我陷入思考,那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暴力别人的心理呢?

也许是为了逞强,也许是为了耍帅,又或是为了寻找到存在感,还是为了获取小姑娘的崇拜,小男生的跪舔?

总之,理由千千万,他们却都是为了暴力而暴力。

后来,我去市里的高中上学,回去时,无意中听说:曾经的一个家境较好的暴力头头,在一次斗殴回家的途中,因为酗酒,不慎跌落桥下,当场身亡。

与其一起的,还有一个我在初一时还和他一起玩蹦蹦床,叫着姐姐弟弟的小男孩。

在刚步入初一的时候,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相反,却十分懂得照顾别人,笑起来也很可爱,学习也是十分用心。

而初二之后,在他进入了那个暴力班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交集。

直到后来,阴阳相隔,我的心也只是微微颤抖。

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也许打死他,他也不会选择那条路,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任谁也无力回天。

3

校园暴力凌辱事件

和你无关吗?

no

这件事人人有责

其实,归根究底,校园暴力事件其实早就存在,只是近些年,手段更加残忍,甚至造成自杀、他杀等恶性结果,才被社会以及媒体更广泛的关注。

校园暴力看起来只有两大主体,施暴者和受害者,其实不然。

它的背后是学校教育的缺失、法律体制的不严谨、家庭教育的困乏、社会德治教育的无作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里。我想,如果政府拿出控制“计划生育”的力度来,满街的条幅,挨村挨户的宣导,将这些不光彩的黑暗面曝光出来,也许就能形成一种良性诱导。

如果家长懂得,孩子的教育不是学校以及老师的责任,而是自己的。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那些充满戾气的孩子,学学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多关爱,多呵护,是不是能避免那些还没有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误入歧途?

如果学校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如果每一个老师都三观很正,明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心灵,而不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去鞭笞,去虐待学生,是不是会避免很多灾难的发生?

如果整个社会,都对这样的暴力说不?就像文本开头,这部纪录片中美国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一样,遇见校园欺凌事件要勇敢发声,为那些受到欺辱的孩子提供一种心灵上的帮助。哪怕只是几句训斥,是不是也能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呢?

其实那些校园暴力源,他们所处的年纪也是青少年的花样年华。

换一个角度来想,人性本不恶,这些孩子也是无辜者,也许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或者是家长的漠视,也许是因为社会暴力情绪的蔓延,又或者是因为自身成长中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冲击。这些,归根溯源,还是社会和教育的责任。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初一还乐观开朗正能量满满的青春男孩,在初二就变成了一个乖张戾气,打架斗殴的社会败类。

他所处的班级就是那个“最具分量”的罪魁祸首,那个班主任女老师就是一个崇尚暴力的家伙,开着豪车,经常请学生吃饭,因为家中有势力,校长都得对她礼让三分,那种潇洒恣意的生活态度,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一点点摧毁了孩子们的正确价值观。

我在此呼吁大家为校园欺凌发声,最主要还是因为,真得有一天这种现象达到了一种无法无天的地步,那个被欺负的小孩儿,也许就是你的乖孙子,也许就是你可爱的女儿。

每每看到一个小姑娘将一个又一个耳光煽向那蜷缩在角落里的姑娘时。

每每看到一个又一个乖张暴力小青年,叼着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辱骂其他孩子,索要“保护费”的时候。

每每看到那些被欺辱的小朋友默不作声,暗暗哭泣,一篇篇日志大段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的悲惨遭遇,想要自杀的时候。

我的心都会抽搐,太残忍,太自私,太血腥,太暴力!

年少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尽语言暴力,身体威胁,却一定不敢和你说。

他们只能顶着弱小的身躯,在无数了暗夜里默默哭泣,直至演变成失眠,无助,恐惧,绝望。

这样的孩子,他们究竟经历着什么,在学校,究竟是为了受教育,还是为了痛苦。

这些,不是你我置若罔闻,亦或是义愤填膺地在新闻下表达几句见解就能够解决他们心中的痛楚的。

这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来,拿出勇气来,为他们发声,为他们正名,哪怕只有微乎其微的力量,哪怕只能引起国家教育部一丁点的重视,哪怕是呼吁那些在外奋斗而将孩子完全忽视的父母们的一点点责任感,也算是不枉此生!

“我们不要模棱两可,我们只想要真相,我们只想还孩子一片蓝天白云有安全感的童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