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想法

关于《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一)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高粱红了

2017年3月4日上午9点,同济大学的陈家琪做了《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课程的第一场讲座。陈老用平实的语言把精致的哲学概念一点点抽丝剖检般地讲给我们听。讲座后,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我也做了一点思考。现试述如下:

(在此感谢幸容同学热心整理的笔记)

0,哲学中有两类词语是没法定义的

1、个人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是没法定义的,比如:好吃、快乐、幸福、痛苦、悲哀

2、先天给予的概念是没法定义的,这些概念是用来表达、整理、组织我们的经验,让成它为知识,让它成为可以表达的东西,比如时间、空间、因果、本质、现象。我们没法来定义什么是时间,这些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

这个说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也许有的同学已经回忆起来了。这样的说法最早是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中出现的,我们小的时候学几何,一开始就会先学公理,老师告诉我们说,公理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要证明的。我是理工科的,后来学复变函数又碰到了不需要证明的欧拉公式。哲学课上,陈老又讲了类似的概念。这难道是巧合吗?这当然不是。我以为,这应当是基础的人造学科的特点。人造学科因为并非是纯天然的,其基础来源于人在无数次感性认知后的抽象概括,相当于中国人说的“悟”到的,没办法证明。我们只要能使用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去构建出整个理论体系,解决我们的问题就可以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错了呢?如果错了,那就证明该理论体系有其适用范围,我们只要在适用范围内使用就可以了,一旦超出范围,就要更换理论体系。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存在与存在者

存在者: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东西,比如杯子、房子、车子、树木

存在:是存在者的整体,比如由手、脚、身体来组成一个人。

于是让我们想到宇宙、世界这么个概念,所有的存在物构成了一个整体。

这里的存在者与存在,分别代表的了个体与整体,具体与抽象。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随着语汇所指事物范围的逐步扩大,其所代表的的抽象层级也越来越高,到了存在者与存在这一概念时,在哲学上就走到了顶点。相对应的,在数学领域,最令人赞叹的是数字的诞生。先是自然数的诞生,代表了人类的抽象能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可以脱离具体事物的存在,发现其终极的本质。数字0的诞生,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因为人类竟然抽象出了一个世界上不存在的概念。0是什么?什么能代表0?这个数字的横空出世,代表了人类的理解能力极大提升。外部的世界,就这样不仅被映射进了人类的大脑,人的大脑还凭借其自身的运作能力,创造性地构造出了仅存在于人脑中的外部世界。自此,人类对世界的诠释,有时甚至比这个世界更有意义了。

2,秩序

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昨晚许老师的讲座考虑。许老说,社会制度中,有权力与权威之分。权力是一种强力,而权威则是一种威望,代表了人们秉持的观念。社会中的秩序,是由权力与权威共同决定的。有时权力裹挟了权威,有时权威限制了权力。二者平衡时,社会才会稳定。

3,哲学提供改变社会的观念

哲学有时先提出观念再改变社会,有时后提出观念以解释、稳固社会。

4,哲学负责追问什么是你心目中值得过的生活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用各种方式问自己,只是有了哲学的指引后,我们可以更清晰、快捷地明确我们想要的生活。

以前我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试图规划宏伟而细致的蓝图,然后按图施工。后来发现,根本就不必如此繁琐。我只需要制定一些用于衡量什么是令我满意的心理指标就可以了。在具体的决定上,只要是能基本符合自己的心理指标,可以令自己安心的生活,就可以了。

5,哲学要捍卫最基本的概念,不使其平庸化

概念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尽管我们说着一样的语言,用着一样的语汇,但是我们的所指真未必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概念会发生错位的现象。有时是因为主体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到民主,那就要提到什么是“民”,希腊时代、19世纪的美国、现代的美国所指的“人民”绝非同一的概念。有时是对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什么是权利,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人,肯定会给出不一样的回答。越是基础的概念越要经常审视检查。因为越是基础的概念,越是牵涉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人嘛,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勤于动脑的人与勤于动身体的人,都是人类中的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从头到脚都懒得动弹的。所以,他们很难习得精微的概念与精巧的手艺。

6,神奇的30年

曾有朋友从命理的角度跟我讲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运,是一直在转的。五年一小运,十年一大运,三十年就转运了。

从人的角度来说,二十左右方弱冠,开始踏入社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力,过了30年,就是50岁了,以古人的平均寿命来说,纵然侥幸未死,也是余日无多的了。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摩尔定律的时间周期只有18个月而已。造纸术从发明到成熟,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可人工智能从发轫到元年,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已。人类社会变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了。

至于30年这个具体的数字,个人以为并不是特别的重要。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的概念是:一段足够长又不过于长的时间。如果过于长,比如100年,对个体而言就没有多大意义了。50年,对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古人是没有意义的。而30年,就对大部分人都是有意义的。至于足够长,20年其实也是能满足的。比如,1900年左右,戊戌变法失败,清廷风雨飘摇。1920左右,五四运动刚刚爆发,新民主主义运动如火如荼。1940年左右,抗日战争正在最艰难的时刻。1960年左右,反右一浪高过一浪,孕育着文革的风暴。1980年,改革开放,方兴未艾。一路这样看下来,也是不错的。只是,相对30年来说,20年因为毕竟短了些,其容量没有30年那么大。那么,在同样满足足够长又不过于长的情况下,30年自然胜出。

7,用事实来表述的重要性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据说是希特勒的同学)在《逻辑哲学论》最经典的表述:

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事情: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但是是什么事实可能不知道,事情本身很重要。

事实:事实就会涉及到对错、善恶、真假的判断。

事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

我理解的事实重要的原因:事实是一种判断,既然是判断,就必然涉及到一定的判断原则,也就是价值体系。所以,重要的并不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在用什么样的语言去陈述,去描述,重要的是事实背后所代表的一整套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是人造就出来的,却又成为了人类赖以依附、获得意义的象征。

8,判断力

漫说文革时,即便今日在职场中,面对思路不清的老板,有几个人有胆量跟老板说真话,这有胆量的人中,又有几个有能耐让老板把真话给听进去了?反正,我目前是有胆量没能耐的人。

判断力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因为不仅仅是要在心里做判断,还要讲出来,告诉涉及到的人,只有讲出来的判断才是判断力。判断只需要知识,而判断力则是勇气、智慧与良知的综合体现。这对人的要求就相当的高了。吾辈仍需努力,只有每一个人的判断力都提高了,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适宜生活。希望我们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好的社会。

致谢

非常感谢陈老的精彩讲课,非常感谢季风书园提供了这样难得的机会。

好的讲座就是这样的,听课时引人入胜,听课后发人深思。

也再次感谢幸容同学的辛苦整理,现附笔记链接如下:

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 (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