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学短》学习录5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释义
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得:可以。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诸:代词。
感受
上一篇是子贡问政,这一篇是齐景公问政。提问的人不同,孔夫子的回答也不同,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
齐景公问政时,隔壁鲁国刚刚发生了政变,鲁昭公被“三桓”(指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个政治家族,因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驱逐,正在齐国流亡。这相当于邻国国君被氏族头领推翻,也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而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是针对这一“国际”事件,作为听者的齐景公对这种状况也是感同身受,因为他当政之前,齐国刚刚发生过崔杼弑齐庄公之事,也有崔氏、庆氏先后控制齐国政权的往事。更重要的是,就在齐景公问政孔子之际,齐国国政也是被国氏、高氏、陈氏等几个大的政治家族所掌控的。
脱离当时的背景,单看夫子回答如何治理国家这句话,似乎没什么意义。无非是说,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简单说,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同今天讲的,各自有各自的样子,领导有领导的好样子,干部有干部的好样子。
然而,什么是君道、什么是臣道、什么是父道、什么是子道?夫子没有细说。我想,这其中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或者说话语权问题。就是各自的道,或者各自的好样子,标准是什么、谁说了算?这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作为一国之君,齐景公自然希望朝内君臣各守其道,国内百姓家庭有道,长幼尊卑各自有序。
然而,这只是一种结果,而非一个方法或过程。所以,夫子的回答,表面看是针对齐国当时的问题,然而并没有回答齐景公如何治理的问题,只是抛出了一种与那时情况相反的理想状态。可能这也是夫子的一种方法,先告诉你需要达到的状态,你认可了,自然会询问我方法,到时候我再慢慢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