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国学•养生武侠江湖

温酒

2017-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骨头鸡蛋花

我姓方,心方方的方,方张的方,大家都喊我小方子,或者说秃噜嘴了干脆唤我一声小房子也是答应的。我是徐州一家小武馆的小徒弟。

徐州尚武,民风剽悍,能者不少,高手不缺,我们武馆虽小,但要在这几条街面上生存,五六年来也接了几十上百场踢馆,踢馆者从刺龙画虎没事找抽的混混到正二八经的练家子都有,路数上太极八卦戳脚长拳,散打拳击托肩泰拳,古今中外各式各样一应俱全。开张至今,小武馆倒尚无败绩。武行中混饭的,尤其是开武馆的,一旦败过,一辈子抬不起头,武馆将永远落寞冷清,直到倒闭,旺铺出租。

小武馆除了我,还有十位师兄一位师姐。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闲下来就来武馆练拳。武馆所授为张占魁派形意拳,味道古朴,路子纯正,练法传统,打人简单凶残。每次有人来踢馆,哪位师兄在馆里就会接下来,或者哪位不在场的师兄手痒寂寞,我们就会请挑战者先坐下来喝杯茶,调整一下身心,做一下准备活动,等师兄赶来了即刻开战。

刚来武馆的时候我没有经验,师兄和踢馆的站在场子里我会抱着西瓜坐在旁边等着看好戏,期待着大战八百回合,可是往往我低头咬下第一口西瓜,抬头的时候已经一个人躺在地上结束战斗了,什么都没看到。后来我就不抱西瓜,抱着膀子站在旁边看,再后来看也不看,他们下了场子我就去开前门,备点药物,准备着请踢馆的人出去。

来者若同为武者,所求者切磋较技,师兄们往往用劈掌将对方钉在地上也就了事了。来者若为社会地痞,所求者寻衅滋事,则往往不会那么容易了事,走时必要带上些许内伤,表面皮肤依然完好,脾肺或已出血。

师父一般不出手,因为没必要。一般的武者师兄们应付起来绰绰有余,师兄应付不下来的高手往往不会冒失地踢馆,他们更要考虑自己名声。一路练一路打,人到中年有点威名不容易,所以常常搬出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模样,或者老奸巨滑的商人嘴脸,一身功夫被名声束住,不大出手。

师父功夫很好,但是很年轻,还没到温润如玉或者老奸巨滑的年龄。武馆有师兄们守着,平时除了教拳,他是不大在武馆的,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金鳞岂是池中物,这一家武馆几条街自然不可能是他的全部天地。

师父常念叨一句话:“国中无弱手,人人有拳练”,他也常自嘲“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我觉得师父很奇怪,拳师们都在寻找比自己弱的人,希望踩在别人的头上成就自己,听到某拳师受了伤欣喜若狂抢着第一个登门拜访,一派狼多肉少的景象。师父却四处奔波,寻找比自己更强的人,他更喜欢以后能超过自己很多的徒弟。师父不喝酒,只有听到某老拳师出了意外或者过世时,会温一盅黄酒,一个人坐在小武馆的院子里,自斟自饮。

我问师父:“师父,如果全天下人都比我们强,我们岂不是没饭吃了?”师父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想想你拜师的时候。”

其他门派拜师,有的拜关羽,有的拜岳飞,有的拜某位前人。只有我们这门,是拜六个字。这六个字日常悬挂在小武馆的正厅,气势磅礴的雕龙牌匾上书:武圣先师在上。匾额下方是香案,上放13个香炉,每次我们来练拳,都要先上香拜匾,以警己身。练毕,也要上香,以示今日事毕,不愧对先师。

先师,在我们这支传人的心中,份量极重。不只是因为先师其人,更是因为所传之艺。艺在,则门派不亡,就如灰烬余火,暗中积攒着传承的力量,只待春风又起,熊熊燎原。

而师父,或许便是这灰烬中星星点点的那一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