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厌老师的处理流程一一升级版(阿莲的第988篇每日一省)

2023-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攸而宁

今天听院长开学第一课的回放,关于具体的处理流程,院长讲的内容又升级了。

比如这个例子:

孩子回来告诉你,妈妈,我讨厌死俺数学老师了。

这个时候你怎么说?

有嘴欠的家长会说,你怎么能这样说老师呢?老师辛辛苦苦不都是为了让你们学习好吗?

孩子听完会怎么想?他会认为家长和老师是一伙的,他还会继续给我们说吗?肯定不会。这就叫心理对抗,不管是和孩子之间还是和爱人之间,不要动不动发生心理对抗。

大家知道吗,大人与孩子之间还有夫妻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的原因是啥,你知道吗?就是对方告诉你一个感受,你立马给对方讲了个大道理。

这样不管是孩子和爱人,就会特别不愿意跟您说话,因为跟您说话太没劲了。

那我们该怎么说呢?当孩子给您说,俺老师可恶心,这个时候你要非常认真的给孩子说一句话,是不是乖,快跟妈妈说说,老师咋让你恶心的(先接住孩子的话)。

从你这句话里,孩子没有感觉到对抗,他觉得是安全的,他是不是会告诉你?老师上课老挑我刺儿,老师上课罚我站,老师冤枉我……你就不停地问一句话,还有嘞,还有嘞,这个时候孩子说几条,肯定就说没有啦,想不起来了。

这时你也可以告诉孩子,乖,妈妈当年遇到的老师,比你们老师还让人恶心。

孩子会不会对你说的话感兴趣?

有的死眼的家长会说,我没有遇到过恶心人的老师啊,我遇到的老师都可好,聪明的家长都是会配合的家长,你要学会配合一下当时的氛围。在你和孩子一起比着吐槽老师的时候,孩子的心是不是跟你的心拉近了?孩子会觉得你和他是一伙的,因为你不仅接住了孩子的话,也接住了孩子的情绪,还接住了孩子的心。

那具体怎么解决呢?

牢记三个区分:

第一次区分

问孩子,乖,妈妈问你个问题,你是恶心数学这个学科还是恶心老师这个人?

大概率孩子会怎么回答呢,都会说恶心老师这个人。那有的家长可能说,俺家孩子说恶心数学这个学科,那这就不只是厌老师的问题,而且升级到了厌学科,这种问题更严重,咱也有专门的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的流程。

这第一个区分实现了什么目的呢?是为了保护数学这个学科。

第二次区分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是恶心数学老师这个人还是恶心老师的方式?

大概率孩子会说恶心老师的方式。

当老师改变对咱的方式时,咱是不是就不恶心老师了。我们再看一下这第二个区分,我们实现了什么目的呢?保护了数学老师这个人。

第三次区分

1、告诉孩子,你恶心老师的方式就说明老师不了解你。妈妈先给你道个歉,是因为妈妈没有做好家校连接,没有让老师了解妈妈,也就没有让老师更好的了解你,所以老师平时就用了你不太接受的方式对待你。那么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咱娘俩想想咱怎么样和老师多沟通,保持联系,让老师了解咱们?(双圈理论)

2、重建认知

老师为什么批评你,除了不了解你这个人,你还知道为啥老师用这种方式对待你吗?

孩子肯定会说不知道,我们再接着问孩子,你知道紧箍咒为啥戴在孙悟空头上吗?开始调整孩子的认知。

正说讨厌老师的事儿,现在直接又扯到了西游记上,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和孩子说话的趣味性,和孩子说话要先有意思再有意义,学会用故事来让孩子感悟里面的道理。

紧箍咒为什么戴孙悟空头上呢?咋不戴猪八戒头上。管猪八戒还用得着紧箍咒这么高科技的东西?给他一堆吃的他都听你的。 

孙悟空有大才,所以他得有紧箍咒,为什么呀?因为人有大才而不自知的时候就会磨难重重。 

你在数学上是有大才的,你在数学上是有潜力的,老师一方面不了解你,老师另一方面对你要求还高,所以你就会比别的同学感受到更多的磨难。 

当这样沟通下来,孩子还生气吗?孩子还那么恶心老师吗?

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共同增加老师对我们的了解,以及孩子对自身更加清晰的认知,这就是第三次区分。

清除孩子学习的障碍,抓住了推动孩子学习的契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