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日記59 2017.5.2
2017-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威Jonathan
【翻轉日記,五十九】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83254c5f54490d8d.jpg)
五一小長假,照舊打亂了教學進度和節奏。有國外科學家已研究發現,長假之中無所事事會另大腦分兩步將已掌握的技能和知識遺忘。然而這是學生們自己的選擇,亦是對教師的考驗。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dd2c9e29d47a596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0f6898bdb4ed2eed.jpg)
今日興趣小組展示,出現了明顯兩極分化的趨勢,按興趣組合的繪畫小組和攝影小組已經開始進行透視,構圖等研究,且熱情高漲。而慕課組已出現大面積疲軟,退課和換課的意願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下階段工作計劃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a7b00f162a9baa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af45b6b81db0dc38.jpg)
有趣的是,歷來參與度高的學生儀式感逐漸增強,著正裝出席的有兩位,其他學生也一改較為隨性的打扮,以此展現出尊重組員和其他小組勞動的態度。
而另一批無故缺席的同學,也愈發形成了遇難則退的行為模式。規則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場鬧劇。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3c04406576d480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3381/15e92aabc3bfd5d6.jpg)
於是我在思考,教育者究竟該不該以拯救者的姿態出現而干預後面這類學生?如何干預方為適當?興趣固然是最好的老師,可學生自己不願意找尋興趣,教師的手段和權力相對有限,又如何激勵他們追尋探求興趣所在?
昨日看教育峰會,提到了一則遊戲化教育的案例,或許深入了解能獲得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