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成长励志

过度自律的我们总容易掉进焦虑背后的“陷阱”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173人  爱跑马的我们

上周更新了关于“自律”方面的文章,给不少的朋友带来启发和行动,作为一名自律方面的践行者也想跟大家说自律虽好,恰到好处才是最好。

因为自己也曾掉进过自律背后的陷阱, 平时有做计划表的习惯,从周一到周日每天的行程计划得满满当当,除了上班时间以外,把业余时间都划分跑步、读书、社交、学习等等,看似接近完美的行程表实践起来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变数,越是被不确定性的因素所打扰,越是使人变得焦虑无比。

年底那段时间,工作上的业务忙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下班想独自安静的阅读下书籍却被家里的临时琐事所打扰,接踵而来的那段时间,只要是下班时间在处理各种临时发生的事情,导致我也愈发变得焦虑不安。因为自己的自律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计划好跑步、看书、学习的时间全都被搁浅了,感觉自己还有许多任务尚未完成,而且自己的单独时间被瓜分得寥寥无几,就这样过度焦虑的我陷入“自律陷阱”。

后面我才发现过度的追求自律,使神经极度紧绷,反而效果更加不好,我相信很多想改变自己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努力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甚至接近完美。当然完美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接受不完美,后来也逐渐的明白没有必要的苛刻自己做一件事情,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接下来度过那段繁忙的日子,自己也重新的考虑过自律并不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的事情,而是保持一种习惯性、节奏感,有弹性的时间安排,例如业余事情比较繁多,可以把每隔一天锻炼一次的习惯,改为每隔两天锻炼一次(加大训练量)。

现在做计划表都是有时间弹性的,临时有事就往后推移一天,而且把事情与事情之间的空档时间距离放开许多,因为没有多少普通人能在做完一件事后迅速的进入做下一件不同事情的工作状态,每次跑步锻炼后,回家洗澡,然后一个人看看书籍、写写日记,一个不错的生活状态,洗澡的时间成了锻炼与看书之间的空档时间。

很高兴自己有这段关于过度自律带来的困惑,以及过度焦虑后的心态,才明白年轻的我们不必过于着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