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写人物要凸显人物个性》课堂实录

2019-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水墨话儿
凌宗伟作课

声明:课堂实录根据听课记录整理而成,版权归讲授者所有。本文未经凌老师审阅,虽然极力还原现场,个别地方仍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标题:《写人物要凸显人物个性》

教师:凌宗伟

地点:南阳一中

时间:2019年11月2日

主题:中原名师中学语文工作室联盟暨省级培育对象集中研修活动

编辑:中原名师蔡水英中学语文工作室

蔡水英名师工作室与凌宗伟老师合影

一、游戏导入

凌宗伟:(给同学每人一张A4纸)同学们,大家在上课前一起玩个游戏。注意,提示下,要让我站在这儿通过这张白纸就知道你是谁,我再提醒下,你不好45分钟都举着吧?想办法,看看谁最先解决这个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我不知道,我只有两个要求:一让我站在前面能够认识你,二不要用手举着让我认识你。想办法,想办法,可以讨论嘛。再刺激你们一下,这个把戏我跟初一的学生玩过,他们玩得相当好,我也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玩过,也玩得相当好。人的学习能力不能一根筋,我们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要学会将各类知识打通,在我们的实际的生活当中应用。

重新回忆一下凌老师提的二个要求,一在你的位置上让我知道你是谁,二不要用手举着,再加两条不借助其他任何工具和自然风吹了不会倒。

请一个女生介绍简单制作过程。

在一个简单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这个同学是一个擅于把各科知识打通的,她不仅自己打通了,还及时地教会了我们。请坐!

凌宗伟:《写人物要凸显人物个性》课堂实录

二、猜一猜

PPT1: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凌宗伟:请学生齐读后,出示问题:说说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写得怎么样?

学生:诸葛亮。大量运用外貌描写。

凌宗伟:你印象深刻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说看。注意,说的时候不要提名字,让其他同学猜猜看。

学生:我的老师肤色较黑,戴一副大的黑框眼镜,有点像梁任公。

听完后,凌老师快步走下讲台,从背包里掏出一副大墨镜取而代之他的近视镜,又穿上他的大外套,大哥模样地走上讲台。

凌宗伟:我这副行头像不像他刚才说的老师?

学生:像。

凌宗伟:那如何描写人物才能让其他人听出你说的是谁呢?

学生:说得要详细些。

学生:要抓人物最主要的特征。

凌宗伟:还要将人物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突显人物个性。板书:详细    个性

PPT展示刘文典、沈从文、章太炎三位国学大师上课精彩的开场白,让学生通过文字描写谈自己的体会)

三、他山之石

PPT1:刘文典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好在沈从文脾气好,不与他一般见识。

PPT2:不过,平心而论,虽然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 ”,“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

PPT3: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学问很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儿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三个PPT分别出示,教学策略一样,先齐读,然后让学生谈从中能看出老师的什么?结合学生回答,凌宗伟老师相机引导。

凌宗伟:比如章太炎这句话,“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我说今天凌老师给你们上课是你们的幸运。

学生:自命不凡。

凌宗伟:自命不凡对不对,后面又来了一句,今天我能给你们上课,也是我的幸运。

学生:谦虚。

凌宗伟:什么意思,这个有一种对学生的一种什么?

学生:尊重。

凌宗伟:尊重在里面。再比如这句: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语句的背后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谈。

学生:学问大,自负,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凌宗伟:字里行间还有一种诙谐的意味。

凌宗伟:我们再看诸葛亮的这段描写,与描写国学大师的三段话相比,哪个更好?

学生沉思,短暂讨论后,学生展示。多数学生认为描写国学大师的三段话更好。

凌宗伟:写人物除了要抓住人物个性 ,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描写。还可以怎样写呢?

学生:齐读“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这老头儿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凌宗伟:读完后同学们能不能看出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呢?老师经常讲的。

学生:议论。

凌宗伟:对,这就是夹叙夹议,使文章更加饱满。

凌宗伟:当然我还有下面的问题,假如说老师就像刚才那样戴个帽子、戴个墨镜到教室来上课,合适不合适?

学生们:不合适。

凌宗伟:所以写人物要有特定的语境和历史背景。总结以上写作方法,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说的老师都差不多,而这组国学大师的描写却风神潇洒,令人印象深刻!

四、提炼技法

PPT呈现一组图片

凌宗伟做讲座

凌宗伟:这是今年暑假我在做讲座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拍的,不仅有人拍了,我还可以告诉你们,还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老凌》。请大家谈谈你从这组图看到的凌老师,只从一个方面去写,不要贪多,不要贪心。

预热一下,可以先在自己的位置上跟同桌再说一下你写的,你想怎么说凌老师,或者你怎么写的,预热一下。我发现我们班上的同学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个性,好多同学习惯于只写几个关键词,很少有同学在像成文的整段整段的在写,好几位同学都是只写了几个关键词,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我在家乡带老师们读书、交流的时候,就给他们提出这么样一个建议,有的时候要在公开的场合发言,要有养成写关键词的习惯。你们的这种形式已经超越了一个作为初三的学生的那种思维方式,已经进入我们那所学校的老师那一种境界,了不起,真了不起。但是光有关键词够不够?

学生:不够。

凌宗伟:那么如何把关键词串联成一篇文字或者一段话,下面就请各位粉墨登场,谁想先来?谁愿意?

学生:最先注意到的便是他橙黄色的皮鞋,完全没有黑皮鞋的那种压抑,更像一个赶潮流的老头,这与他的讲课风格近乎一致,幽默、放松。戴上墨镜披上黑外套,大步走上讲台,瞬间有一种大哥大的气场。可随后的几声大笑又让这种气场全无。提问时,眼睛总要瞪得大大的,身子也拼命向前倾,仿佛一下就要和你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讲到激动处,便连话筒也丢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眉毛挑了又挑,嘴巴笑了又笑,就像在讲台上跳一曲探戈。

凌宗伟:好了请坐下。其他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她的表述行不行。你觉得她说的怎么样?

学生:说的还可以。

凌宗伟:不能够说的好,说的不好,好好在哪里?

学生:好的方面很多,比如表述清楚。反正比我清楚就对了。

凌宗伟:比你清楚。其他同学想评价一下吗,你坐下。有没有谁想评价一下。

学生:我认为她有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

凌宗伟:她是从凌老师的外貌和凌老师的动作,其实准确的讲,如果再加上我上课时各种手势,也就是肢体语言,文章会不会更丰富?只写手势还不够,来看看这个手势一样不一样?

学生们:不一样。

凌宗伟:不一样,要不要把这个不一样给说出来?

学生:丰富。

学生:多样。

凌宗伟:对了,要把这些不一样说的具体,试试看,这是一个怎样的手势?

学生:这是你现在的手势。

凌宗伟:我现在的手势是怎样的手势?

学生:指点。

凌宗伟:是指着黑板还是指着屏幕在解说、演说对不对,那么这个是一种什么手势?

学生:你听我说。

凌宗伟:要把这个手势给描摹出来。再比如说这个手势,它尽可能的在怎么样?

学生:提高。

凌宗伟:尽可能在上扬,似乎觉得自己的个儿太矮了对不对,可以看到怎么样,在伸手势的同时身体也在什么?上扬。要这样具体的给描述出来,清楚嘛。凌老师一开始那个游戏导入是想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够单一,要把各个学科给综合起来,给打通,是教的一种学习方式。凌老师不是就教写作文而教写作文,是教的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思维的方式。如果大家能把这些加进去的话,你的这个凌老师会怎么样?

好,不为难你们了,是什么原因呢,毕竟我跟你们只是短暂的接触,只是短暂的接触。看看,一个朋友写的,我们读一下。

生:齐读“好事者把凌宗伟给学生上课或做报告时的照片发到微信圈,总是很耐看,即使是几秒钟连拍十张图,那表情绝对是瞬息万变,生动得不要不要的,有时瞪眼有时呵呵状,有时头仰到天上去哈哈哈,有时把头歪过来做一休和尚状。学生就有评价,凌老师“傻傻的,真真的”,我们听了要喷饭,近六十的人了,但想想童心的观察也许比我们强。”

质疑

凌宗伟:我们来看描写梁启超的一段话,去掉“头一句谦虚的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行不行?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可以去掉。作者不用点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中去悟。

学生:去掉后显得不那么直白。

凌宗伟: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夹叙夹议,但有时没有议论反而会令人回味无穷,最后这一句显得太过直白,既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也失去了诙谐的意味儿。

凌宗伟:前面我们口头说了说我们的班主任,现在我们写一写,看他到底像不像梁启超?并与之前说的相比,看看哪个更好。

学生写,凌老师巡视,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凌宗伟:请学生出示作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自我评价。

他有着黑黑的皮肤,高挺的鼻梁,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虽已三四十的岁数,但除了两鬓有一些白发,其余的与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没有什么两样。上课时风趣幽默的他总是在向同学们问好时,深深地鞠上一躬。还有他那句口头禅:“同学们先停一下,我说一件小事。”他的一言一行都与他的名字中的“心”相照应,贴心、细心,我们私下里也都尊称他为“涛哥”。

学生:更细致,更具体了。

凌宗伟:请别的同学来评价一下。

学生:更明确了,多种描写方法,文章更丰满了,还有诙谐的味道。

凌宗伟:由说到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由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

凌宗伟:请胡老师登台点评孩子们的作文。

胡老师:不能只从皮肤上写,要从课堂写到课外,从教学特点写到个人爱好。

凌宗伟:看课件,齐读这段话。喜欢这个老头吗?原因是什么?

学生:有趣。

凌宗伟: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如此去写呢?

学生:不是

凌宗伟:那如何突显人物的个性呢?个性化的事件与哪些有关?

学生:与人的身份。

凌宗伟:看章太炎,看沈从文,看凌宗伟是不是一个身份?

学生们:不是。

凌宗伟:不是的,虽然都是老师,但是章太炎是国学大师,而沈从文是文学大师,凌宗伟呢是个语文老师。一样不一样,不一样,还有年龄,凌老师看上去年纪也不小了,年纪大了嘛对不对,年龄也很重要,还要注意性别,还得跟他的经历、学养、胖瘦、高矮等等,你们看无论是人家写谁 ,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景中,描写要具体、细腻。好,念一念,这段话,猜猜写的是谁?

学生:他课上得极好,个子也不高,所以在课堂上总爱把手臂举在头顶,把大拇指举得高高,怕学生看不到表扬,学生的小得意也就被举得高高。

凌宗伟:注意,记叙文要突显人物的个性,一定要是在特定的场合和场景当中,多角度细腻地描写人物,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学以致用

出示课堂中的创造性《四个维度的教育》课件

凌宗伟:下面,我们再来写一写班主任胡老师,写好后看看我们处于哪个维度?调侃学生写作时间,最后定为10分钟。

凌宗伟:时间到,下面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自己的作文,平时作文我们无非几个阶段:模仿阶段,别人怎么写我也怎么写;变化阶段,在模仿中有变化,比如说顺序;组合阶段,根据几个不同的样本来组合;转化阶段,离开样本直接描写,但没有脱离样本的套路;而最高的阶段就是原创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完全抛开了套路,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完全是自己的一套。请一个文字量大的学生上台展示,评价自己的作文在哪一阶段。

学生:展示,作自我评价。

凌宗伟:请其他学生评价,文章有可取之处或有无改善之处,或者说下这一处我是这样写的。

学生: 如果再加进人物的外貌描写就更好了。

凌宗伟:后生可畏,可谓是梁启超的N次方。再请一位同学展示作文,并作自我评价。

凌宗伟:《写人物要凸显人物个性》课堂实录

学生:我认为我写的几乎接近原创,应该达到第五个阶段了。

凌宗伟:哈哈,这位同学看似骄傲的言语透露着一股真,和凌老师一样真!

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做总结,写人物有什么新的感想。

下课!师生还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