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孤灯话论语国学与传统文化《论语》学习

死了都要爱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8人  华容道上的小蜗牛

蜗牛拆书之《论语》:里仁篇第四8

4.8【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暂以此义为解,详细论述在参看解析部分)孔子说:“早上明白(并能践行)了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是毫无遗憾了。”


析】 

孔子所说的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却历来争议不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大致分为几种观点:1、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是可以的;2、早上明白了道理,即使晚上死了,我也死而无憾了;3、早上明白了真理,那么让我死志于道,也是可以的;4、还有一种解释,就是“道,朝闻、夕死”,也就是说要终身矢志与道,旦夕不辍。当然还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比较符合逻辑规则的就是以上这些。归根结底,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核心在于对于“朝、夕”的理解、对“道”的理解、对“闻”的理解以及对“死”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朝、夕”,通常理解,“朝”就是早上、“夕”就是晚上。但是有人就提出了异议,说:要是早上闻道,晚上就死,你闻道来干嘛?“弘道”本是人的承担,未能弘道就死去了,多浪费师资、浪费社会资源?显然不经济,也自私、不厚道——即使是真的闻道,用佛家的说法也是“自了汉”,要打板子的。这点,就需要指出的是,“朝”、“夕”,不仅仅是指早上、晚上,更是指时间的起始和持续直至穷尽处。“闻”是圣人之道的起点,“死”是圣人之道的终点——当然,这只是名相的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终而复始,生生不息而已。所以,“朝闻道,夕死”,其实就是“道,朝闻、夕死”。熟悉古文语法的都知道,“朝闻、夕死”是互文的表达,闻道朝夕不止,死道亦朝夕不止,即闻圣人之道而于圣人之道朝夕不懈,始终如一,直至穷尽之——这才算差不多有点样子。这种解释方法也很有道理。

其次,我们来看对于“闻”字的理解,历来对于这个闻字,有三种不同的看法:1、明白、听到;2、出名,做“以…闻名”讲,如“不求闻达于诸侯”;3、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是一句感慨,更像是一句牢骚话。就像我们平时的口头禅,“你如果能怎么怎么样,我就去吃翔”一样。如果是做“出名”讲,则孔子的意思就成了,如果能够早上以大道闻名于天下,那么即使晚上死也就没有遗憾了。显然也太看低了孔夫子的格局,难道,夫子弘道,仅是为了“显”于世间不成?对于孔子来说,出名不出名无所谓,是否实行仁道,才是夫子的至高要义。此外,如果单纯的听到了“道”,就死而无憾了,那么,夫子践行仁道的理想恐怕就真成一纸空谈了,所以,笔者认为,应当以“听闻”且“实践”并举,来解释这个“闻”字。

再次,我们来看对“道”字的理解。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1、仁道;2、世间的终极规律、真理。有一说认为,孔子此处所说的“道”,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宇宙运行的究极真理,那么此处孔子就认为,如果能够参悟了究极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就像你玩游戏,一旦你掌握了游戏规律,那么,这个游戏你是否再去玩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你明白,只要你用这种规律去玩,就一定能成为顶级玩家。世间万事皆是如此。所以,参悟了终极真理,就像你开了上帝视角一样,人生何事还能迟滞于胸呢?所谓“即知为何生,何畏旦暮死?”但是,这样的理解就有些趋向于道家了,孔子如果仅仅是自己明白了世间规律而不行教化,那么也就不会被称为“万圣先师”了。就像前述所讲,孔子此处是在感慨,感慨天下无道久矣,那么,显然此处的“道”是做实指,就是指“仁道”。

最后,我们来看该句中“死”字的理解。通常的理解也是有两种:1、死亡;2、放弃、抹掉。第一种理解自不必说,我们且看第二种解释。如有的学者就解为“一旦得闻天道,则过去的或已有的那些处于“未得道”状态的种种(如思想啊,言行规范啊之类的)都可以放弃了。”正所谓“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如《世说新语·自新》:说周处年轻时凶狠强暴被义兴人称为“三横”之一。后周处有悔改意, 但他怕光阴已虚度,最终无所成就。当时文坛有名的陆云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 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陆云以“朝闻道,夕死可矣”劝浪子回头 ,只要立志向善,就不必担心美名不扬;一旦觉醒,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下决心去做。周处最终成了忠臣孝子。以“知”与“行”的关系去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就不会迷惑不解了。

概括说来,对于此句话的理解,大致出于以上几个方面,对于该句的理解,无外乎对核心几个字词的释义进行排列组合,笔者无意取舍,故权且罗列并加以评析。按笔者意思,朝闻道,夕不能行,纵有道,又何能死?或言,难道,“道”包含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么?此处不再展开评论,读者请自行扬弃。此外,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有一篇小说名为《朝闻道》,里面就提出了一个究极疑问,即,如果让你听到或者实践一个你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真理,你愿意拿生命来换取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或许对您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有所帮助。

Ps: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邮箱liyao3633@163.com,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三言与两拍”后台私信我。我不反对作为学习或者传播使用,但是如需使用请声明作者。毕竟,考证不易,且用且珍惜。say-love-to-lif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