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网络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看着微信群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少,火少年叹了口气,他的青春不足道哉,只是需要记录,需要认同,需要存在,于是他便自称为火少年。
群里有个他的眼中钉阿中,此刻在观望着另外一个群,一个经常emo的少年,阿中称他为冰少年。
冰少年与火少年并没有交集,只是大部分时间都不约而同的在两个文艺群聊里活跃,出现在阿中的视野。
他们都是00后,冰少年年纪略轻,未尝爱情苦果,每天都以求爱,被拒收场。
火少年热爱文艺,追求生活,收集当代各类唱片书籍,感受各种音乐节现场以及复兴文学,乐此不疲。
每次,冰少年一在群里发言,阿中就回怼回去,形影不离。
那天,冰少年又在炫他的尚未谋面的网友姐姐,阿中回道:“真是母慈子孝。”引发群友响应群嘲,于是冰少年又“哭”了,当众emo。
当火少年在询问音乐节现场那里天气如何,自己想卷个地铺过一夜时,阿中劝说蚊子多没必要,一下子把群里的话题点燃,阿中被炮轰,了了。
冰少年还在读书,火少年还在实习期,他们都是穷苦孩子,却有着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而阿中虽谋得工作,却也只在底层瞎混,似是他们的未来和缩影,每当一收到群消息,阿中仿佛听到自己年轻时的青春悸动。
记得那是立夏左右,火少年正在群里如火如荼地发着表情包,梗图,像极阿中曾经未完成的梦。
在阿中的小学群里,同学们各抒己情,独有阿中时过境迁,发了篇《思念是一种病》。
阿中的发图欲望被勾起,进了各种群集得各种搞怪,机灵的表情包,也发在火少年的群里,像是完成一场未完成的梦。
而来到躁动的夏季,冰少年每天就像个中二少年,分享他和网友姐姐的心动日常,阿中更是曹操附体,猛抓细节,将他的被骗和单纯剖析得自己俨如情圣。
两个画风不一样的群,同时弥补着阿中这个小人物的遗憾,其实,他才曾是最大的emo网络人。
三毛说过:“一个太过文艺的人,注定不会太快乐,心里有爱、有善良,骨子里住着孩子般的纯真,但也往往多愁善感,容易感知美好,也更容易体会悲伤。”
有那么一刻,阿中想介绍冰少年与火少年认识,但其实,似乎他心里就早就演奏着冰与火之歌,只是中间隔着一道墙,青春认知在一头,残酷本质在那一头,他久久不愿跨过的,有人正在替他实现着。
他何尝不想像火少年那样,潇潇洒洒逍遥游,何尝不想像冰少年那样跌跌撞撞敢爱敢恨,只是他最终活得像扫地僧,只在冰与火少年出没的地带,让恩怨各一半,一并圈揽,又归于太极。
日子,仿佛永远望不到头,却又似乎,一下子望到头了。
二
就这样在两个不一样的群里聊了两年,火少年从相亲又回归单身,死守熬夜的岗位,而冰少年从被骗钱到以学业为重,准备毕业,阿中的工作生活却一成不变。
这天火少年又在群里晒吃的和晒油费(二手车来着),接地气得不能再朴素,却又受欢迎,
搞笑女争吵起来说他晒的是黄瓜,另一位说是青瓜。阿中哭笑不得道:管它青瓜黄瓜,可以吃的就是好瓜。
搞笑女道:“呵,苦果也是果。”
那是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之间的时候,在跨年与情人节节并列,单身与结婚人数不成正比的时节,一切,都似乎很敏感而又悄悄流逝着。
群里又聊到有钱的快乐,阿中很中二道:“有钱?快乐?结婚?又有钱?又快乐?啊,这五重门。”
马上有搞笑女和水果妹跳出来提醒他,现在谁还结婚,感觉现在结婚后事一大堆。
另一边,冰少年的群里,女群主直接定义冰少年:“他没钱,很难谈。”
阿中问:“多少钱算有钱?”
“因人而异吧。”
“说说你的标准。”
“想买多少苹果都买多少苹果。”
“那我去地摊给你买一堆。”
无话。
火少年则在群里每天给自己稍微不同的说辞,从“总得找个人过日子不是”到“一个人整点米线,开心一天。”
与火少年所在的电台群不同,冰少年所在的群人数锐减至两百多,但是个写作群,群里仍旧藏龙卧虎的。
阿中不安了,冰火少年都在北方,而他知道他虽然身处美丽的南方,但却是许多人梦碎的地方。
对比上回在火少年群里争吵去音乐节该不该睡马路的问题,阿中后来在冰少年群里被一个疯女质疑询问,印象似乎更深刻一点。
起因是阿中为广交好友,加了某个疯女,经过一段交流和一阵敏感时期后,那女的删除了阿中,并在群中广而告知起来。问阿中:“你知道我为啥删你吗?”
阿中回:“不想知道了。”
但她仍不停描述自己的心情,还说你跟女群主约剧本杀呢,果然,有好玩的就找其他人玩,不跟她玩。
这引来了女群主的不满,说你既然他删了就不要说这些话,你既然很想和他聊就别删他。
阿中只是emo的淡淡道:“群聊吗,都素不相识,开心就行,无所叼谓。”
两女的又吵了个七七八八。
阿中的emo数值却固定不变了,他大概感受了一下群聊的遮羞布和虚荣问题。
正如他事后私聊女群主跟她道歉的一样,女群主表示:“人都是自私的。”
而他更挑明道:“1、有立场就会有不公;2、比起冲动,说实话有时也是种极端;3、或许大多数的所谓文明,属于事后诸葛,我这么说,也算是。”
但这并没有引来女群主的回应与好感。
还记得有一次冰少年日常逗女群主不得,女群主更是被阿中趁势描述为王妃:“谁忠心的跟随,充其量当个侍卫……”
女群主就差没回他:“你没钱。”
三
其实与火少年之间,为何同为群友却只是默默旁观,这或许与另一段网络三角恋有关。
那就是群里的搞笑女,在阿中进群时火少年已与她聊得火热,尽管到目前都没约出来过,但几乎每次音乐节活动都会艾特她,并邀她分享歌曲。
阿中的聊天方式虽然很emo中二,但看人说话,还记得当时是恰巧与搞笑女在两个距离不远的地方居住,上班,一句“有缘分”便打开了话匣子。
当时阿中在写他的百万字小说——“第五大名著”,搞笑女私聊里便一个劲的夸他,直到看到一张小说人物关系图,话语戛然而止,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阿中发了很多的话她一概不回,也因此,让阿中又emo了。
以至于他曾经一度很嫉妒火少年,虽然火少年也会emo,但至少搞笑女会在群里回复他,不管多晚。
除了置顶的工作群,阿中也就在这两个群里来回的切换,杨绛先生曾说:“可当书读,可做戏看。”缘分似乎已经到手,光阴,却易碎得突然。
很久不聊的小学群突然响动了,有人说,现在几乎每个同学都结婚了吧?
而冰少年的群,也又有人聊起结婚的话题。
看着按兵不动的工资,看似热闹却难以发展的社交圈,阿中又emo了。
他决定,去北京找女群主,哪怕是个悲剧。
这形形色色出场的人,以阿中为纽带,其实个个都有emo与无奈,他想打破,就要相信自己命硬。
北京,他终究还是去了。
只是令他突然的是,搞笑女在群里关心起了他,说北京下雨夹雪,豆汁好喝不云云。
而女群主则是在群里说“我可不招待你,要不要看聊天截图”结束。
“王不见王。”他回道,既潇洒又emo。
路上他遇到了一些人,比网络世界广阔一点,只是告别几天的行程又回正轨。
去年冬天,在还没去北京的时候,阿中写了一首现代诗《活成一片雪》,大意也就活成一片雪,算是彻底看清自己的前半生,曾经也是一团火,也燃烧过,后来看别人燃烧,也聚是一团火,但仍旧,难以散作满天星。
女群主发说“怎么活?”他还去关心,结果女群主满血复活,他权当为她做嫁衣了。
群里并不是没有抱怨制度,也并不是没有血腥骇人的新闻,阿中不愿极度关注,只因自己也曾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毕于网络,又溺于未来,再次打开网络,又是一片寒意。
小学时,看不起写同学录的人,甚至还撕破了它们,初中的时候,沉迷于学习与看书,不愿走出象牙塔,高中时,浑浑噩噩,幻想能勇闯网络,大学时,被现实打败,激情只剩下旁观,工作了,却还是见证着网络上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火少年在前阵子被阿中喷别人的话影响,哑口无言,搞笑女又开心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火少年,你又要emo了!”
后注:
“emo”是“emotional”的缩写,原意为情绪化的 ,在网络中有以下几种常见含义:
一、情绪低落:常被用来形容“丧”“忧郁”“伤感”“颓废”“抑郁”“消极”等不太乐观的情绪状态。
二、音乐流派及相关亚文化:最初指的是一种从Hardcore Punk中派生出来的音乐流派Emotional Hardcore,即情绪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