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喜欢的技术文设计书:Designote产品交互设计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之框架层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98人  产品王同学

《用户体验要素》摘录-系列06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之框架层

结构层形成了大量抽象、晦涩费解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都是基于战略层目标而来。因此,需要在框架层做进一步提炼,确定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系统和信息结构,让概念变得更实在些。除了解决书面明确的问题,还要处理特性的细节。

这就是《用户体验要素》第四层——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用户体验要素之框架层

结构层描绘了一个较大的架构和交互的设计,框架层的关注点几乎全部在组件及相互关系上。结构层界定了产品将用什么方式来运作,框架层确定用什么样的功能和形式来实现。

很讽刺的是,这是我们谈论产品最喜闻乐见的话题<具体的功能和细节>。

以一个新视角重新理解框架层三要素:

建立一个成功的用户体验,要求你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有充分的、明确的理由。

01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这些界面元素要能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还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它们容易被理解和使用。

成功的界面设计是那些能让用户一眼就看到最重要的东西的界面设计。一个设计良好的界面是要组织好用户最常采用的行为,同时让这些界面元素用最容易的方式获取和使用。

02导航设计

定义三个目标:

常见导航系统:

03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总是很难入手,它常常充当一种把各种设计元素聚合到一起的粘合剂的角色。最后,信息设计变成决定如何呈现这些信息,使人们能很容易使用或理解它们。有时信息设计是视觉上的。

信息架构的两种思维方式,也被称为金字塔结构原理。

结构层的结构图示,是这个项目的一个宏伟远景;而在框架层,线框图正是展示那些远景如何完成的详细文档。你不需要为产品的每一个界面都准备线框图,正如结构设计流程允许我们把内容要素总结成不同的类别或类型一样,一个数量相对较少的标准界面类型,将根据你的功能或导航的不同,在绘制线框图的过程中慢慢浮现。

产品线框图

线框图是整合结构层的三要素的最佳方法:

把这三者放到一个文档中,线框图就可以确定一个建立在基本概念结构上的架构,同时指出了表现层的设计应该前进的方向。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文档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达到目的一种手段。

相关阅读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总纲》
《重读:再认识用户体验要素》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之战略层》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之范围层》
《重读:用户体验要素之结构层》


内容更多细节,感兴趣的同学,请阅读原著《用户体验要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