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page 65
31b 有些人不断成功、把事情做成,他们是最靠谱的。那些做成过一两次的,有些靠谱,而没有成功经验的人最不靠谱。同时,评估想法要从特点出发,这样才能鼓励以开放的态度思考问题。我见过一些经验不足的人有很棒的想法,有时候甚至比经验丰富的人更棒,虽然大多数情况他们要比经验丰富的人差很多。所以,我们要协调好与坏,让人们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塑造自己的可信度。桥水公司是非常开放的,你可以看到我们是如果做评估的。
那些想法不多的新手,可信度不高的人,或者对自己观点不自信的人都应该提问。另一方面,可信度高,而且经验丰富、经历出色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观点坚定自信。每个人都应该坦率地表达对于自己观点的自信。建议就是建议,而坚定持有的信念就要这样表达。对于自信的观点,不要犯傻不要犯错。
31c 被提问的时候,首先想一下自己是否是那个应该回答问题的责任方。
32) 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获得一致上,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投资。由于时间的限制,会无可避免地需要设定优先级,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注意交流质量的话,代价会很大。
33) 如果会议是你召开的,你得管理会议中的讨论。会议开得糟糕有许多原因,但往往是要讨论事情的主题或层级不明确,比如原则/体制的层级,某个案例的级别,具体事实级别等。为了把会议开好,需要做到:
33a 弄清会议为谁服务以及由谁主导会议。每一个会议的意义在于满足某些人的目标,这个人就是会议的责任方,决定会议的目标和方式。没有清晰责任方的会议有很高的跑题和低效的风险。
33b 按照目标和优先级弄清会议沟通的方式。比如,如果会议是为了让观点不同的人放下分歧,接近真相,找到方法(例如思想开放的辩论),那么开会的方式就和以传授为目的的开会完全不同。辩论问题很费时。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所花的时间是几何级数字增长的,所以要仔细地选择人员和人数,满足决策的需要。任何讨论都要按照目标选择那些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人参与。最差的选人方式就是以与自己观点是否一致来选人。
33c 主导讨论要观点坚定,思想开放。集体思维和独立思维都有危险。
33d 3到5人的小组,聪明并概念清晰,思想开放地寻找正确答案,这往往是最好的方法。第二好的方法是有某个聪明、概念清晰的人来做决策,但这比第一种差很多。最差的方法就是由一群人做决策,而其中没有聪明且概念清楚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但只有很小一部分真是如此。即使这样的人很多,超过5个人来做决策的话就会低效并艰难。尤其当他们觉得要使每个人满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