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

我们怎样学英语——读漏屋有感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600人  黄敏faith

写下这个标题,我自嘲地笑了笑。可不要指望我来分享英语学习必杀绝技啊!我充其量只不过是能够用英语和朋友交流,或是限定在科学领域的思考罢了。

在德国留学前后五六年,我攻读的是神经科学博士,在这个过程中,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虽然有显著提高,却实属学习的副产品,没有专门培训过,更不用说去校准口音这样专业的训练了。

上学期因缘际会,我带了一段时间三年级的英语课,才真正从专业课老师的角度来思考英语学习的路径。在每周一的英语教研时段,我有幸和几位长期思考英语教学实践的老师及家长,一起探讨英语教学背后的原理。期间旻敏推荐给我漏屋的两本关于英语学习的书(《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和《词行天下》),我当时翻看了几页,觉得观点比较独到,是真正从“元认知”的角度,思考我们如何去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指导。

爱因斯坦在1936年给美国科学期刊写过这样一句话:“世界的可理解性是它永恒的谜……而人能够去理解这个世界,是一个奇迹。”了解自己是怎么认识世界的,这是作为老师和终身学习者,常常为之着迷的主题。

漏屋老师的书,从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脑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英语学习的思维过程,做了深入的剖析,他的钻研精神很让我佩服,探讨角度又很契合我之前在脑与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主题,不妨就自己的经验,谈谈我对其中几个重要观点的理解,也算是“读书会”的分享吧。

一、 尊重外语学习的“沉默期”,要少说多听,只要听的输入有效,甚至不说也没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外语学习就是要敢说,多说就会了。其实单方面强调“输出”不见得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反而可能会固化已有的思维或错误。

漏屋在书中特别提到,过早开始说外语会导致低水平的石化现象,这和建构数学概念的初期要少练多思,引入更多变式,尝试一题多解,有异曲同工 之处。

在入门阶段,外语学习的正确态度,不在于“敢说”而在于“会听”,所谓“active listening”,能够把陌生的语音流,转化成有意义的图像和符号。这往往需要放空自己(头脑里的成见)、集中注意力,去理解和感受他人。

其实在使用母语交流时,我们常常发现倾听的品质并不高。太多人依赖于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思维框架(成见),选择性地注意,只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或者无意识放大了分歧和矛盾,大量沟通的误解和成见正是由此产生。

所以学习外语,就像是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放下自我,学习聆听,这本身就是在心魂层面的洗礼。

二、 如何建立英语思维?直接联系声音与图像或动作,避免翻译或是依赖文字拼读。

在“疯狂英语”的年代,有人主张用大声说英语来联系声音和意义,大声喊出来不是更容易印象深刻吗?听到自己说的,从而建立英语的思维。

遗憾的是,大声朗读的时候,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或者说,注意力都在发声动作上,根本顾不上思考字里行间的意义。这再次说明学习语言的初期,不要急于去输出。

单纯的机械输入,背单词、记语法之类的,也并不能够帮助建立英语思维,甚至,混个“耳熟能详”都不容易。我大学时也背过俞敏洪的红宝书,可是考完GRE,那些词汇在生活中也很难碰到,很快忘光了,或是根本就提取不出来。

能否自如地应用一门语言或符号,取决于我们一开始学习时进入的方式。比如,我是到德国以后,进入一个国际神经科学项目课程,才开始学习脑科学的,整个过程是英文授课,所以我在之后和别人讨论脑科学的问题时,第一语言是英语,反而要用英语思考之后,再去找中文中相对应的表达。

一个相反的例子,哪怕是表内乘法这样简单的运算,我都要不自觉地转换成中文思维,比如七八五十六,再翻译出结果“fifty-six”,因为从小背乘法表都是用中文背的,没有直接用英文背过乘法表,这部分思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要想培养外语思维,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中感官的打开与经验的内化,在丰富立体的情境中,去品味这门语言。

具体说说单词和语法。

单词是思考的最小单元,具体到词汇量的积累上,漏屋在《词行天下》一书中,做了非常详细的划分,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类型的词汇(比如越常见,越不规则),有对应的学习方法。强调声音思维,对常见词要能直接反应,建立起声音与图像/概念的联系。掌握到5000个词以上,后面遇到一些不常见的词,翻译无妨,基于字根,背单词也不难。

语法概括的是思维和表达的逻辑规律。但“头脑中知道语法”和“能够用正确的语法表达”并不等同。显性的语法知识无法直接运用。只有变成隐性的能力才能使用。所以英语学习重在培养能力而非纯粹知识,在大量有意义的输入中,关注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更多时候是基于统计而非分析的能力。

三、 如何建立语感?鼓励“预测”与“确认”,猜的过程就是主动寻找联系的过程。

和外国朋友交流的时候,我经常“连猜带蒙”,其实自己一开始能够主动提取的词汇量并没有那么大,但往往因为预测到对方想要说什么,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扩充了词汇库。之前多少还会自责不爱背单词,为“模糊英语”感到心虚。慢慢地,我理解到,这或许就是语言习得的自然方式——毕竟,能够坚持不懈通过背辞典来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少之又少。

在外语教学层面,举个例子。比如要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如果是完全陌生的情境,他只能被动地听,感觉很困难。有的老师就会建议,可以提前用母语给孩子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先整体了解,再进入细节。这样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去“预测”或猜想一些重点词语,这样既实现了主动参与和积极聆听,也提高整个文本的可理解性。

……呃,重要的事情就说上面这三件吧。最后再总结强调一下,人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生长中的“精神胚胎”(蒙特梭利语)。人类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背后有着内在的认知机制,学习外语,也要遵循本能自然发展的认知能力。

回到儿童英语教育上,首先要尊重语言的静默期;其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并不得益于记忆力,而是开放的思想和感受,大量灌输和死记硬背有害无益。第三,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是感受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恰当的鼓励创造、表达和社交,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