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入梦 终生不醒

2018-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心渐空

记不起是多少次翻开这本《红楼梦》。每每合上红楼的书页,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端木蕻良先生在《红泥煮雪录》中曾深情表示他与《红楼梦》是发生过爱情的。大概我的五味杂陈也是因为我与红楼之间也有那懵懂的爱吧。

       《红楼梦》在那个封建年代诞生了,经过这几百年的风刀霜剑,它不断的发光发热,也让那份爱情流芳千古,也让那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曹雪芹和他的文字留在了世间。

       红楼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的,每次翻开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永远有着“新鲜感”。记得高中时候初读原版《红楼梦》(以前读的是青少删减版),总觉得人物杂多,情节跌宕起伏,读不进去,完全是为了应试考试的那几分才逼着自己去分析它,解读它。时间久我开始从红楼的那些复杂的文言文中读出了味道,每天上课,下课,睡觉前总要翻翻,每天上放学背着那本厚厚的书竟也不觉得累。犹记得读到黛玉葬花,宝玉宝钗成亲,黛玉焚手稿的那些情节,自己更是在深夜里哭到不能自已。翻阅红楼对我那时候的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对在高三生活苦苦追求梦想的我来说,红楼给了我新的活力。

《红楼梦》里如花似玉的女儿太多太多,最让人欣赏的就是黛玉了,本来看小说总是偏爱配角,可在红楼里,却真真只爱黛玉一人,在这方面,我也甘愿追随大众的脚步了。黛玉性格里那种独有的叛逆和清高,对世俗的不屑,“什么臭男人的东西我才不要”,“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她的每一句话,都让她显得那样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很多人对黛玉的了解都局限于小性子,觉得她太过任性,但却忽略了她小性子下纯洁清澈的感情,看不见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性。她的忧郁病态是那样的有吸引力,她是灵魂高洁,灵性诗意,知苦乐的女子。

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的泪全还给他。”她用一生来偿还爱情,为贾宝玉流尽了一辈子的眼泪。关于黛玉的经典片段多到说不完,葬花,题帕,焚稿…有日想到这些情节,忽然发现黛玉所有的故事都和宝玉有关,葬花叹身世,为落花寻身世,叹宝玉,题帕三绝为宝玉,焚稿放弃了和宝玉的爱情。如此痴人,最后却躲不过“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宿命。

以前翻阅《红楼梦》时,看到贾府大兴土木,“堆山凿池,起楼竖阁”,建成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我总认为那座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那里有地位,名誉,金钱,权力,还有许多许多贪婪的欲望。后来我才发现那其实是个牢笼,囚禁了老老少少,轻易的就决定了那些人的命运。但最后它自己也没有躲过灭亡的命运,内部的腐败,贾府后代的无能,王熙凤的专横,功高震主被上面忌惮种种,所谓“盛极必衰”就是这个道理。贾府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每每看到黛玉病逝,贾府败落的那些情节,真的止不住想咒骂这万恶的封建社会,这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习俗不仅扼杀了纯洁美丽的宝黛的爱情,更扼杀了大观园那如花似玉的女儿们的青春,爱情和生命。

说到那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最让我惋惜的便是晴雯。87版红楼梦的那些曲子里最爱的就是《晴雯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调子好听,更因为初读的时候对那几句词印象太过深刻。“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可不就是晴雯吗?病补雀金裘,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芙蓉女儿诔,关于晴雯,这是我触动最深的三个画面。晴雯的灵动,晴雯的笑容,太过明媚,弯弯眼角,明眸皓齿,尽管她抵不过社会的压迫,但她却选择了最灿烂的一生,每思及此,莫不泪流。

都说晴雯是“小黛玉”,一开始我不明白,那么刚强好胜的晴雯怎么能和柔柔弱弱的黛玉相似呢,细读之后我才懂得,晴雯黛玉二人皆不懂世故,一举一动透露的都是真性情,从来都是一腔明月向沟渠,在她们的本性里,那份纯真质朴是一样的,这也许就是芙蓉派女儿的本真吧。芙蓉派女儿没有能力抵抗,又不愿意与传统社会同流合污,就只有死掉。面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芙蓉派女儿没有能力抵抗,又不愿意与传统社会同流合污,这样美的女子是不允许存在在人间的,人间的世俗配不上她们的美,所以她们的宿命便是“花落人亡”。

二人的宿命和宝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光是黛玉,晴雯,还有宝钗,袭人,这红楼中为了宝玉而活的四个女子。都说宝玉是“花花公子”,看见女人就爱,成天想着吃她们嘴上的“胭脂”,看似多情,实际是真诚的博爱,偏偏就是这样的认为“女儿是水做的”,尊重、爱护女性的痴人,才最能成为看破红尘的禅人吧。

   有人问红楼的真正精髓到底在哪,我想不是宝黛的爱情,不是三春的命运,不是贾府的衰败,不是封建的腐朽,而是在那片白茫茫的大雪里,落了真干净啊。     《红楼梦》虽然已经看了很多遍,仍然不敢妄谈此书,以我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来谈对红楼的感悟,实在怕是亵渎了经典。但这种深陷一本书的感觉,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自高中以来,就没有再翻过《红楼梦》了,生活太浮躁,哪还有那份平静空灵的心境。只是在有次偶然听到红楼的曲子,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唱腔婉转凄凉,让人不禁泪流。有时间一定再品一遍《红楼梦》。

人如果无情难称为人,可是人世间又有几人像宝黛那般生而为情呢?

一朝入了红楼梦,只愿终生不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