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巴甫洛夫的汪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傅宇彤

从巴甫洛夫的研究开始,我们就被操纵了!

我们貌似在思考,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可是,这些决定真的是“自己”的“决定”吗?

你认为你的记忆中的东西就是真相的真实映射吗?

你以为你的观点就是符合你自己的价值观吗?

你以为你对某个东西的喜爱或者厌恶是来源于自己的选择吗?

从100多年前,我们就被研究透了!貌似我们在选择,可是,一个个的选项早已经被确定了

我们日常的决策都是按照选择题的模式来进行的,可是,选项,A\B\C\D却是别人给我们放置在哪里的。

就像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孙悟空在出去化斋之前,给唐僧画的那个圈,我们被无尽的且不自知的困在了那个圈里

怎么会呢?

那就从100多年前说起吧。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1901年,俄罗斯的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完成了那个伟大的实验。被他经过实验“训练”的狗,听到铃铛声就会流口水,无论是否有食物摆在它的面前。

从听到铃铛声到自己的口水流了一地,这个过程,狗,是不自知且不可控的。

你说,对啊,那是狗啊,低等的生物,它们就是没法控制自己

那好,再看一个。

有人觉得人是不是也像狗那样,可以被训练出条件反射?于是,下面的实验出现了!

艾伯特

1920年,一个可爱的宝宝,一个婴儿被当作实验对象进行了测试。

(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不能用人类来做这种测试的意识)

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和他的研究生助手罗莎莉·雷纳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个健康、正常的刚出生9个月的男孩,或许刚学会爬,还没有学会走。

这个刚刚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宝宝就是艾伯特。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实验人员拿出一只小白鼠给艾伯特,看他的反应。艾伯特很好奇的用手触碰并抚摸这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并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害怕与恐惧。

第二步:当艾伯特再次触碰这只小白鼠的时候,实验人员在其脑后不远的地方用锤子敲击一个金属的钢棒,发出剧烈且刺耳的声音。艾伯特似乎有些害怕,将脸冲下躲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哭。

第三步:再次给他一个小白鼠,这一次,当艾伯特触碰到毛茸茸的小白鼠的时候,敲击再次发生,这次,艾伯特害怕的哭了。

第四步:第三次,当艾伯特触碰到小白鼠的时候,再次敲击,艾伯特吓的嚎啕大哭。

以后只要艾伯特看到小白鼠,他就开始哭!甚至看到毛绒玩具也是这样!

人们想知道这个孩子长大后是怎样的。但是艾伯特一直拒绝采访。据他的侄女说,他一直都很讨厌狗

一个婴儿,在这样的操纵之下,对原本无感甚至喜爱的东西产生了负面的情绪。

你说,对啊,这是一个婴儿,没有自控能力的,他还小,我们成年人可不是这样。

真的是这样吗?

从众实验

1956年,行为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博士进行了著名的,被誉为改变心理学的50个最重要的实验之一的“线段实验”。

被试人员被要求加入一组10人左右的小组,被告知将进行一些简单测试。

(这类测试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被告知的测试目的与实际测试的内容不同。)

被试者所不知道的是,其他9人其实都是研究者请来的“卧底”。

让我们先称这位可怜的被试者叫做“小张”吧。

测试开始后,研究人员拿出2张图片。图片1上有3条长短不一的线段。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线段A、B和C。图片2上只有一条线段,我们称之为线段D。

研究人员要求小组成员找出图片2中的线段D和图片1中的哪一条线段长度一致。

真实情况是线段D和线段B长度完全相等。

按照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一个接一个的报出自己的答案。按照事先的安排,被试小张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发言。所有的卧底事先被告知他们需要报出的答案为C线段。即一个错误的答案。

实验真正的目的,是要观察此时小张的具体选择和表现。

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几十次之多 。

让我们看看实验的结果。

在单独测试中,即:只有被试一个人的时候,准确率高达99%。当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测试的时候,被试者也就是小张们在37%的情况下选择了和群体一致的错误答案。

于是,阿希博士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相当多的被试会同意一个群体决定,即使他们认为它是错误的。

还有更狠的呢!

米尔格拉姆实验

1963年,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在耶鲁大学进行了一场实验。

在一组实验中,一共有3个人。两名研究人员,和一名被试。

被试首先被告知,该项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惩罚对记忆的效果,而实际上测试的目标是探究被试对于权威的服从程度究竟有多高

一名研究人员充当“权威”,控制整个实验过程。被试扮演老师的角色,另一面研究人员扮演学生——就是被试以为的被研究对象。

被试,也就是“老师”,会看到学生被固定在一个椅子上,有电极连在“学生”的手上,同时,老师将被告知,电击只会造成学生短暂的痛苦,而不会带来永久性的损伤。

测试的内容是一系列的与记忆相关的题目。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继续下一题目;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被要求按下电极的开关,对学生进行电击。

每错一次,电击的电压就需要升高,升高的电压对应着不同按钮。电压从15V开始,逐步升高,30,45,60,直到450V。

在实验的过程中,假冒成学生的研究人员不断回答错误,而被试——老师则被另一名研究人员——“权威”不断的要求提升电压。当然,电击是假的,对面的学生只是在表演。

学生此时的外在表现也由开始时的呻吟,痛苦,逐渐变为嚎叫,挣扎,咒骂,求饶。在此过程中,一般而言,老师会向研究人员问询该如何是好。而研究人员则会严厉的督促要求其继续,并告知被试,一切后果由研究者承担。

揭晓谜底的时候到了,在一共进行的40组测试中,26名被试,占65%,选择了服从,一路将电压提高到了标着“致命”提示的450V。

由此,米尔格兰姆得出结论:

部分个体会服从权威人士的命令,做出违背自己良知的行为。

别着急,还没完呢。

盗梦空间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第68届金球奖第6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第3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第20届MTV电影奖第37届人民选择奖第37届土星奖。。。

这个获奖无数的电影就是《盗梦空间》,小李子主演的那个。其大意是通过进入梦境,给你植入一个简单的念头,让你觉得这个念头是你自己产生的,从而产生一个有利于其他人的决策

这是电影,也是生活。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一书的作者心理医师舍恩博士举过一个例子。

他的一个患者,无法戒除在酒店里吸烟的怪癖。这位患者是一个企业的高管,出差的频率还很高。但是一进入酒店的房门,他就难以控制吸烟的欲望。为此很是难受。

经过和患者细致的交流后发现,患者是在通过在酒店吸烟来表达自己的叛逆精神

然后,舍恩博士对其使用了催眠疗法,等治疗完后的下一次出差回来,患者神奇般的停止了在酒店吸烟的习惯,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在行李中装满了酒店的毛巾!

在催眠的状态下,我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即每当他希望表达自己的叛逆精神时,不必通过抽烟来达到目的,而可以换个方式,比如把酒店毛巾装进自己的手提箱。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P116

电影中依靠的是梦境,而医师同样可以依靠催眠让你去改变一个认知

你说了,那是患者自己选择的,我不让TA把我催眠不就好了吗?

真的吗?

错误记忆和误导信息效应

1974年,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斯特做了一项测试。

她先让100位学生观看一组短片,然后就短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提问。

50名学生收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是否看到一盏破碎的车前灯?

另外的50名学生收到的是稍加变动的问题:

你看到那盏破碎的车前灯了吗?

注意哦,区别在于第一个问题是“一盏”,第二个问题是“那盏”,明显的带有暗示倾向。

此时,在第二个问题中回答“是”的人,比第一个问题中回答“是”的人,多出了50%!

仅仅是一个提问题的方式,就足以使得人们的记忆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仅仅是一个提问方式的变化,就在你的记忆中植入了一个“破碎的车前灯”!

而且,在随后的研究中,洛夫斯特发现:

“当我们经历事件时,我们并不是将其简单地存储在记忆里,然后在接下来的某一个时间进行检索,并查看当时都存储了些什么。恰恰相反,在回忆或者再认时,我们用来重建事件的信息来源各异,包括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最初感觉和我们在事后所做的推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同来源的信息会被整合,所以,目击者根本无法断言自己可以掌握事件的’真相’。”

当我们回忆某事,我们的大脑所做的事情不是检索,而是重构!而重构的材料不一定都是来自于我们想回忆的那一时刻的场景哦!

1993年,2个不同民意调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其中一个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罗斯·佩罗做的。另一个是时代杂志和CNN聘请杨克洛维奇调查公司做的。

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问题:

政治家版:您是否认为每增加1美元税收就要预留2美元用于缩减赤字和减少债务?CNN&时代版:您支持还是反对这个提议:每增加1美元的税收就要缩减2美元的支出,所节省的费用预留为减少赤字,即使这意味着节省用于医疗、教育等关乎民生项目的支出。

结果是什么呢?

在政治家版的答案中,67%说是,18%说不。

在CNN&时代版中的呢?正好相反!33%说支持,61%说反对!

仅仅是提问的方式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那么,为了达到某个方向的结论,设计问题就是一个很方便的途径!

再看看现在的广告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先给你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下,有个人有个问题,然后TA的问题很严重哦,然后某个产品出现了,再然后TA就收获了快乐、幸福、酷炫等一切能激发你渴望的情绪。

然后,这样的广告就不断地播。在电视里播,在电影开场之前播,植入在电影中播,在广播中播,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你等电梯的时候,在你坐电梯的时候。。。

于是,我们的某种认知就牢牢的和某个产品绑定在了一起!

这,和巴甫洛夫对待那只狗有区别吗?

哦,对了,那个用婴儿做实验的家伙约翰·沃森,后来一直在广告界工作。

他有一句话:

“消费者对于制造商、百货商店和广告机构的意义,就像青蛙之于生理学家的意义。”

以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