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宝玉探春赞不绝口,最终却被打发出去
王夫人身边有几个大丫鬟,能力长相都比较出众,单从名字上看,可分为两对,金钏儿、玉钏儿两人,彩云和彩霞两人。金钏玉钏是亲姐妹,自不用说,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彩云彩霞是一个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王熙凤没有管家之时,荣国府的大小事务都还是王夫人说了算,所以她身边的这几个大丫鬟,能力自不用说。三十六回里,王熙凤说王夫人身边有四个拿一两银子月例的大丫鬟,应该正是她们四人。
这四人中,金钏儿死的早,剩下的三人中,出场最多的要数彩霞了,彩霞作为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可能很多人印象都不深,因为她很少跟在王夫人身边出现,即便有,也只是一笔带过,但王夫人的生活中,却离不开她。
三十九回里,众人说起主子们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时,宝玉和探春对彩霞有一番非常精彩的评价:
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
宝玉夸人很正常,能让才智过人的三姑娘探春夸赞之人,自然不一般。由此可知,彩霞在王夫人的几个大丫鬟里,应该是最得力的一个,不仅如此,她还是品行最好的一个,所以宝玉说她老实本分,探春更是道出了她对待贾政夫妇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周到。
按理说,像彩霞这样的丫鬟,能力出众,又老实本分,眼光和品味都不会差,很自然地会受到主子重视,有一个好的结果,但尽心尽力的彩霞,偏偏看上了一个不势的主子,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优秀,得到王夫人格外重视,甚至最终以开恩的名义,被打发了出去。
二十五回里,王子腾夫人生日,宝玉去参加寿诞,贾环被王夫人叫到房里抄写《金刚咒》,但贾环拿腔作势,一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金钏儿等人都不怎么搭理他,唯独彩霞是个例外。原文是这么说的:
只有彩霞还和他合的来,倒了一钟茶来递与他。因见王夫人和人说话儿,他便悄悄的向贾环说道:“你安些分罢,何苦讨这个厌那个厌的。”贾环道:“我也知道了,你别哄我。如今你和宝玉好,把我不答理,我也看出来了。”彩霞咬着嘴唇,向贾环头上戳了一指头,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由此可知,彩霞心中是看上了贾环的,从她对贾环的言语态度,可知两人平时的关系应该非常亲近。很多人会疑惑,彩霞这么聪明能干的丫鬟,为什么就看上了举止荒疏、人物猥琐的小冻猫子贾环,而不是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的宝玉呢?脂砚斋批语给出了答案。
风月之情,皆系彼此业障所牵。虽云“惺惺惜惺惺”,但亦从业障而来。蠢妇配才郎,世间固不少,然俏女慕村夫者尤多,所谓业障牵魔,不在才貌之论。
从脂批可知,各法入各眼,各有各的情缘,这也是宝玉情悟梨香院一回得出的结果,“不过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
正因为彩霞看中了贾环,心中只有贾环,所以,当醉酒归来的宝玉,拉着她的手要跟她玩笑时,她死活不肯,因为她只爱贾环,对宝玉无感,更何况此时贾环就在身边。原文说:
宝玉便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睛只向贾环处看。宝玉便拉他的手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一面说,一面拉他的手,彩霞夺手不肯,便说:“再闹,我就嚷了。”
虽然彩霞对贾环一往情深,但贾环似乎并不买账,不仅贾环辜负了她,连王夫人也没有感念她的好,而是因为她年纪大了,且多病多灾的,就将她打发了出去,并没有为她的婚事做主,给她寻一个好人家,而是让她的父母随便自己拣选女婿。
彩霞心中记挂着贾环,使自己的妹妹去求赵姨娘想办法,赵姨娘想把彩霞给了贾环,也好有个臂膀,毕竟她是服侍过王夫人的,无论是品行还是能力,都是丫鬟里比较出众的,但贾环对彩霞却不上心,不想要,不知道她是忌恨着曾经宝玉对彩霞的动手动脚,还是因为与彩云好上了,喜新厌旧。原文说:
贾环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
正是因为王夫人的坐视不管,而赵姨娘又不得势,所以当凤姐的陪房来旺媳妇把想娶彩霞做儿媳的想法告诉凤姐之后,王熙凤就应了这门亲事,但当贾琏得知来旺的儿子不成器之后,就不打算将彩霞许配给他,但因王熙凤插手,贾琏也不好做主,等于是默认了这门亲事。
彩霞这几年越发出挑的好了,但因为旧主王夫人根本就不过问,赵姨娘又争不过王熙凤,贾琏更是无法做主,所以即便是她和母亲都不愿意这门亲事,但如果王熙凤硬做主,要将她嫁与来旺之子,她也只好接受。
原文没有明确交代彩霞结果,但不难判断,虽然赵姨娘为贾环考虑,不愿彩霞另嫁他人,但难的是贾环不乐意,贾政也没发话。纵然贾琏心善,为彩霞考虑,不想耽误她的一辈子,但有凤姐挟持,他只能屈从。所以,彩霞最终多半是嫁给了来旺之子的。
来旺之子“酗酒赌博,而且容颜丑陋,一技不知”,这样一个不学无术,丑陋不堪,粗暴无礼的奴才之子,竟然可以借着主子的威势,娶老实本分,品行良好,能力出众的彩霞为妻,无异于贾迎春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彩霞的结局可想而知。
转载:搜狐@少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