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讲完道理后,孩子的反应让人扎心了

2018-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觉本520

经过西方教育的不断熏陶,加上很多人对幼年时期自己遭受到父辈的“棍棒教育”深恶痛绝,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很多人有小孩之后,将“讲道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期望达到比棍棒教育更好的效果。

只是事与愿违,大家很快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甚至越讲道理孩子行为越出格。

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大家经常会聚在一块儿吐槽:

现在的小孩真是越来越难带了,之前一个人带好几个,还可以腾出手来干活,现在一家人带一个,还手忙脚乱;

我家那个更是,都7岁了,不让做什么偏去做,好说歹说都不听;

我家那个太皮了,试着和他讲道理,他比你还能讲,分分钟可以把你带沟里;

遇到这种情况我脾气“噌”地一下就点着了,准备动手打人的时候,他爸爸说不要用体力的多余补充脑力的不足......

01

      说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

前段时间在小区玩的时候,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不顾妈妈的劝阻,硬是要冲到沙堆中去玩。

由于刚下过雨,沙子还是湿的,他跑进去之后,全身沾满黄色的泥沙。

他妈妈说了一堆道理,什么这是人家用来装修的,你把人家的玩坏了人家就没法装修了,房子就不漂亮了,什么你把自己弄得这么脏看着多恶心啊,什么那么脏老是要换衣服妈妈洗得多么累呀之类的......巴拉巴拉一直说了半个小时,可是那个小男孩一声不吭,眼睛还死死盯住那堆沙子。

后来他妈妈将他带回家换了一套衣服。趁着妈妈没注意,他又溜出来了,玩得满身都是泥沙。等他妈妈找到他时,全身糊的只剩眼睛了,不出所料,又是一番道理......

我对那位妈妈说:“不知你发现没有,你讲了那么多他根本没听啊?”

“他很不听话,不管什么事情都和我对着干。”那位妈妈像是找到了同盟军,很快和我攀谈起来。

“讲了那么多道理都没用,这说明你的这种方式不对,不对的话,就不能再讲了。”我说。

“那难道就由着他上天吗?”那个妈妈似乎有点恼火。

我说:“很简单,回家多陪孩子玩玩,你可以装一盆沙,大米也行,和他尽情玩。孩子对沙子比较好奇,用讲道理来阻止是没用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满足他的好奇心。”

“说得也是,我怎么就光想着给他讲道理呢?”她点点头。

这位妈妈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做得是不是有道理。

02            

     

       人们习惯于讲道理

从小到大,家庭、学校教给我们太多道理。当讲道理像吃饭、穿衣一样,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时,我们便会觉察不出自己在“讲道理”。

在我们没孩子时,我老公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那些人以大欺小,很让人不齿。等我们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他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开始越来越调皮。他的“以理服人”慢慢变成了摆设。

有一次,儿子正在爬窗台,他还没开始说的时候,儿子抢先说话了:“危险,掉下去就完犊子了,你就没儿子了!”说完还挑衅地冲他挤挤眼。

这时,一个巴掌过去,他才惊觉自己也沦为自己不齿的那种父母了。

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可我们用得最多的恰恰是这三种。

很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又不听话,又爱哭。

让他晚上早点睡觉,他偏要蹦来蹦去在床上变着花样玩,批评一下,马上哭鼻子;

让他不要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他却上去就是一下,你看不过去,一通脾气,小的哭的同时,他也会嚎啕大哭;

让他将玩具收拾好,他却故意把玩具弄得更乱,下脚的地方都不留,刚说几句,立马开始咧嘴哭了......

其实只用我们做两点,孩子的哭闹就会减少:

1、少说多做。

想要孩子做什么自己要先示范,比如想孩子早点睡,全家都早点睡,等孩子睡着了再干其他事情;

2、尊重孩子。

鼓励孩子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用心聆听,和孩子商量怎么做,一起制定规则。

03       

            教导重于教条 口头教育适度就行了,过犹不及。相对于言传,身教更重要。

1、要言行一致

如果想给孩子讲道理,首先自己必须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

现实中教育孩子经常会遇到心口不一的情况,比如有的父母明明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却让孩子对分数不要太在意。

至今还记得我爸爸时常说的那句:“读书不可太用心,用心过多伤精神。”可是如果我哪次没考好,他的脸立马拉得老长老长。

2、要讲就讲那些阳光的、积极向上的道理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父母眼界和格局有限,却非要让孩子听自己的。比如东西分享给别人吃你自己就没有了,玩具给别人玩会被人家拿走弄丢了,学习上如果帮别人的话就会被别人超过,甚至子女成年后还会让他们将技能留一手,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教育孩子也是自我的一场最深刻的修行。如果自己还没准备好,尽量不要开口说、动手做,多去学、多去看,为了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格局。眼中有画,言下才有诗。

3、不空谈道理,不是不讲理

很多人秉承了父辈的教育理念,简单粗暴,一言不合直接上拳头,这就是不讲理。

更有一些人,打完之后,还来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换位思考一下,将你换做孩子,孩子那样对你,自己情何以堪。

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想让孩子懂道理,父母要少空谈道理,多亲身垂范。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明事理的孩子,教育的道理就在于此。

更多经典,欢迎关注“  jueben520" 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