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为什么我的文章大都不“详略得当”
武文化漫谈之023点到为止
可能有的朋友发现,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典型的详略不得当,皮儿太厚,三纸无驴,好不容易快写到“驴”了,又草草了事,刚开头就煞了尾。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我这里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就像挠痒痒,挠了半天觉得刚要搔到痒处,胡乱划拉两下儿就结束了。为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我学力不足,对那些关键的问题虽然很感兴趣,也进行了一点儿思考,但还没有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透彻的论述,这是主要原因。为了弥补这项不足,还希望对咱们讨论的这些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吝赐教,多多留言指点,您的留言将是文章最重要部分,至少是有效的、精彩的补充。我看文章也喜欢看评论区,那里往往高手如云,精彩迭出。
第二就是我在“武文化漫谈开篇词”里表示的,并不是为了“指点”大家什么,而是把我看到的风景“指”给您看,咱们就这个“风景”交流心得。既然如此,我就要把看到的东西详细描述,讨论部分就开个头儿。
下面这个是重点。
图:西域雄狮比例还比较协调第三,前面浪费的笔墨是为了出现那一点点儿东西的时候,能让您忽有所感,会心一笑。关键是这个忽有所感的“感”,往往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既真切又不容易抓住,如果我再继续啰嗦,容易影响你去追寻那点儿缥缈的感觉。
据说六祖慧能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当下顿悟。至于是怎么听到的这句话,有不同的传说。有人说是五祖弘忍给他讲解《金刚经》时,讲到这句话时,慧能突然开悟;有人说慧能在大街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句话,马上有感觉,立即追问此话的出处,才去找五祖弘忍学佛法。我更喜欢第二个故事,因为他更有故事性,也更有启发性,念诵这句话的人可能还没有悟,听到的人却有了感觉,这也是我在这里絮絮叨叨的初衷,说不定有人会从中忽有所感呢。
有人说,六祖慧能如何听到的这句话,应该是有记载的,为什么不去查一查,给我们一个准确的说法儿呢?一个是既然各有流传,必定都有来源,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查了也无法甄别;另一个是,我甄别出来也没用,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很难被说服,所以你愿意相信他是听师傅说的你就认为是师傅给他讲的,你愿意相信是他无意间听到的就相信他是无意间听到的,选一个就行,不必纠结。
图:中间这个人是孔子吗?我们都听说过“艺不轻传”,有所谓“三不传”之说,即非其人不传、非其地不传、非其时不传。其实非其人、非其时、非其地,估计即使传也效果不大,比如前面的故事里,六祖慧能如果不是在那时那地听到那句话,也不一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那人当时在集市上诵读《金刚经》,听到的人应该不少吧,有感觉的似乎不多,抓住这个感觉以至开悟的,见诸记载的就慧能一个吧?
有些的东西不宜反复申述,这里面也有几个原因。咱们这里当然是怕本来还有那么点儿意思,一申述把那点儿意思给弄没了;在一些有本领的师傅那里,也有筛选那个“对的人”的考虑在里面。为什么要选择那个“对的人”呢?我们知道人和人的智力差别不大,但每个人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在某些领域是有所谓的“天赋异禀”的。咱们看武侠故事,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年轻人,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做我的徒弟吧!”从而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即使“人”对了,也得等到时机成熟,那个时机,可能就是你突然有感觉的时候。比如《西游记》里,悟空在烂桃山七年,突然有一天听讲法突然“听到妙处,喜不自胜”,师傅马上就决定当天晚上传授真东西。我自己甚至觉得,悟空在“喜不自胜”的时候可能已经把“真东西”得了,后面的桥段乃是故意为之的。
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个半夜传艺的桥段呢,我想应该另有深意。
轻而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