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大熊自留地岁月拾遗

读书笔记‖《憩园》:憩园不可久憩

2023-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按头吃香菜

《憩园》是巴金先生于抗战胜利前夕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正好处在他后期沉思创作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退却了前期的激情,渐渐变得缜密冷静,作者眼界有所变化,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活,思想深度大大提高。

读完小说,会觉得有点“戏中戏”的感觉,杨、姚两家身居憩园,却不知一言一行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映在小说里,而自以为旁观者清的“我”也不曾料到,自己连同整个憩园又成为了别人“戏”里的人物设置。小说所讲故事很简单,“我”——黎先生目睹憩园新旧主人的不幸和悔悟。虽然故事简单,但是作者在叙述结构上安排很精妙。作者想为我们讲述杨、姚两家的不幸,并不是将两家人剥离开来,而是十分巧妙地设置了“我”——为写小说回家乡的落寞知识分子,将两家本不相交的命运若有似无的联系了起来,以“我”的眼光逐渐展现事件原委。“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杨家小孩对家事的叙述和老姚家事的展现等三个叙事层面,将故事内容串联起来,精巧绝伦。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正在写的小说:关于“一个老车夫和一个瞎眼女人”的故事。起初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人物身份设定为小说家,叙述一下小说内容是应该的,况且还是和“书粉”姚太太一起探讨故事内容,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可是越往后读越能发现,其实这故事是作者为了展现小说情绪走向的引子。“我”初次与昭华探讨这部“老车夫与瞎眼女”的小说时,“我”对它的设定还是偏向悲剧,此时小说的压抑沉重性实则暗示了昭华的生活现状和苦闷心情;其后对老车夫被打,带着一身伤痕去找瞎女人,对两人之间的描写,实则是与杨梦痴被打,寒儿努力维护的事情相关联的,表达的是一种隐忍无言的爱……

巴金先生通过《憩园》告诉读者一个永不过时的道理:积累财富远不如教育子女,不劳而获的金钱不可能挥霍不尽。“憩园”进门就写着“长宜子孙”,寄寓于这宅子里的子子孙孙都能过上美好、富足和安稳的生活,可是看完整部小说,却觉得讽刺又凄凉,正如巴金先生所说“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再多的金银财宝都禁不住没有节制的挥霍,唯一的长存方式只有自身的不断丰富和努力,再加上对后代的良好教育,试问代代贤者,岂会衰败?

“憩园”的前主人杨梦痴挥金如土,花天酒地,最终钱财散尽,被赶出家门,他并不是没有退路,只要他知错认错,改掉恶习,她的妻子和大儿子都会原谅他,可是他并没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觉悟,最终在狱中凄凉死去,落得个“痴傻一生不过大梦一场”罢了;“憩园”新主人老姚也是一个坐享家产的富家子弟,他有点固执和强势,不听旁人良言,认为家中有钱任由独子小虎无法无天、肆意挥霍,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推再推,完全不知道良好的教育有多重要,最终因为过于宠溺小虎导致了他的早夭,再加上了解到了杨家败落的全过程,他猛然觉悟,开始反省。不论家底多么雄厚,只是支出而没有一点收入,总有一天会被搬空。

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 自小便要给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否则不良思维和习惯一但定性就无回转余地,对所有人都有害处,代价十分惨痛。一个悲剧提醒另一个即将发生的悲剧本就是让人心痛的,但同样的事情每个时代都在上演,我们能做的只是时刻铭记如此之后的痛苦结局,要懂得再优越的条件也不能久处,温水煮青蛙是个悲剧不是喜剧,不要像老姚那样等付出代价之后才幡然醒悟,更不要像杨梦痴那样糊糊涂涂的过一辈子。

但对于《憩园》中的部分措辞,总觉得会有一点用词单一且重复的现象。书中几乎每次提到姚太太出场,作者都会提及她的着装和她的笑容,甚至细致到颜色和款式的描写,我仔细琢磨了好久也并未想通这样写到底有何用意,甚至觉得会有赘述之感。在提及黄包车时,作者又多次写到一会在前,一会在后,一会追上了,一会又被甩在后面,我不明白作者这样写有何目的,稍感读起来并无意思。但有一处我记忆深刻,觉得很妙,在听完杨家小孩的家事之后,那晚“我”文思泉涌,熬夜写完了小说,充满激情的“我”似乎重叠上作者前期的影子……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看似不经意地刻意描写才真正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朴实简单的文字将质朴的人情味儿收束其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憩园》我读到了惋惜,读到了家族的悲哀,听到了时代的警钟,但我更多的是读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满满温情,文学界最“热”,最具火一般热情的作家,我尊重他的真实和良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