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化

2017-05-30  本文已影响14人  花花骚年

尝试抽象化

面对一件用旧了的床单,有的人会不假思索地扔掉,买新的;有的人会放起来,为了可能用于当抹布等。

用旧的床单也可以是一个生活事件的隐喻,面对有些好处的,但又有些不合心意的工作你会怎么做?现在的男朋友有些优点,但是也有些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我该不该甩了他?

把镜头拉远一点,就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对于不够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直接扔掉,换更好的?还是修修补补,懂得妥协?

抽象化后迁移的可行性

以前看一本书的时候,作者定义到有些能力是可以迁移的,从A领域迁移到B领域的方法就是把现有的技能和知识高度抽象化,然后得到一个普适的规律。把这个抽象的规律放进新的领域,并用该领域的情况将之填充与修改。当时作者把用激光消除肿瘤的医学方法和军事战略联系在了一起。我当时在那个语境虽然是理解了,但是,非常怀疑自己未来能否将这个知识快速提取出来。

因为当时的理解,是建立在语境之下的:我正在看书,这本书是关于思维的,正在看的章节是关于迁移的。 以上的那些语境元素:书、思维、迁移等给未来了许多触发点,但是这些触发点都过于类似,造成提取成功的适用范围太少。

什么叫能够提取成功的适用范围太小?

打个比方,如果我的朋友让我给他带一瓶香水,我应该如何记住这个具体的要求呢??为了使印象深刻,我可以询问这个香水的牌子,这样我可以触发我对于这个牌子的回忆,把旧回忆和新要求联系在一起;我可以查询这个香水的外观,视觉上在我脑中留下来印象;我可以试一试这个香水的味道,留下味觉印记;我可以了解这瓶香水的设计故事,知道这瓶香水是为谁设计,为什么设计。以上的举例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了五感去记住一个抽象的信息。

记住这个香水和记住书中看到的知识的区别在于,香水这个例子我有很多单向对应的信息来保存这个信息,就像一一对应的函数一样。但是书中的知识,我却有许多多项对应的信息。比如我在书房里看了这本思维相关的书,但是可能我还在书房看过其他主题的书,想象当时看书的环境不能让我准确地记忆起这个知识点。比如,我读的是一本纸质的思维相关的书,但是思维相关的而且纸质的书我拥有很多。这样没有有特色的对应方式的信息,自然会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即使理解了,也难以再次提取使用在真实生活中。

总结:

生活中的小事的处理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背后的价值导向。这是从具体到抽象。

在了解了一个抽象化的信息后,想要熟记并利用的话,需要从不同角度去丰满这个抽象化的论述。这是从抽象到具体。

从纷杂的生活琐碎中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提纲挈领的线。利用他人总结的理论,重构自己的生活之线,最后演化到改变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