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读《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读书笔记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如果不掌握好扬帆启航的方法,要么只能乖乖在海边拾取贝壳,要么就迷失了方向,而无法寻获真正的宝藏。
近日读完了《学会学习》这本书,这是我初次接触这类书籍,所以无法和其他的书籍进行横向比较。这类书籍很难逃脱给人一种灌鸡汤或者夸夸其谈的感觉,《学会学习》这本书也不能免俗,但如果不讲出来又觉得可惜,因此我挑选了觉得实用的部分解读,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篇读书笔记就能掌握整本书的要点。
这本书探讨的是如何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若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无异于掌握了人生的“制胜球”。
每个人需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断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跨越障碍,最终确立自己的风格。
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只要拥有“制胜球”和制定好战术,就等于是掌握了“必胜的法则” 。
找到学习的方法是《学会学习》中的核心,书中开篇便围绕了如何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制胜球)而展开。
了解自己
努力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行动模式以及思维倾向。
自己明确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你在学习中摸索到的规律,也能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你背书时是喜欢朗读,还是喜欢默读?又或者喜欢一边写字一边记忆?
- 你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 你在什么时候最有干劲?
- ……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因人而异的,你不一定在早晨学习最有效率,或许下午你的状态更好;你不一定要在图书馆里才能集中注意力,或许放着音乐的咖啡厅更适合你。
书中提议你可以把自己的这些特点写下来(或写在电子文档中),借此也许就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至少也能得到一些启示。
我觉得很多东西只有写下来才明白,这也是我写读书笔记的一个目的,你也不必过于慎重地写下这些特点,根据你在学习的道路上的探索,你写下的特点必然有所变化。
相亲式学习
你需要有心理准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和你般配的学习方法。
- 要讲契合度,学习不是与有趣无缘、和个性无关的修行。
学习的确需要耐性,但并不代表你一定要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头晕脑胀为止,越是强迫自己,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心理。与其这样,不如找到一个自己不怎么排斥的学习方法,减轻厌恶的情绪。 - 若用相亲的方法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要有相伴一生的觉悟。
若不合适,则也不代表永远不再用,“和平分手”是很好的选择,留下了重归于好的可能。
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失败了的方法中,也一定有能帮助你认清自我的地方。
明确目的
需要,还是喜欢?有些东西,是你需要掌握的,有些东西,你学着只是为了快乐。你学习的动机基本上来源于以上两种。
最糟糕的是你既不需要也不喜欢。
“先学了再说”,"总有一天用得上"的想法是靠不住的。书中多次通过学英语的例子说明需要有目的性:
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没有目标地盲目学习,是绝对学不好的
· 做到会读就好
· 做到能写就行
· 希望能日常对话
你的目标必须明确。
你需要从“被迫学习”到“想要学习”,因为“需要”和“喜欢”选择学习。
学会取舍
要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作出“达不到那个水准也没关系”的判断。
这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一口气就融会贯通的,你必须知道自己是要达到“我会用这个东西”,还是“我了解这个东西”的程度。
不断探索,不断回顾
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不代表皆大欢喜、一劳永逸,你不可能永远轻松愉快地学习下去,你总要不断冲击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毅力与耐力,遇到挫折也不气馁。
学习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不断回顾。
事后试着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突破难关的,其中就有帮助你走向成长、走向成熟的秘密。
以上是本书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在读完这部分后,其实是已经可以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看看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吧:
-
先总结自己的特点:
- 若对某事感兴趣,则会有较强的执行力去做。如何保持这种兴趣和热情很重要,不要让其变成三分钟热度。
- 思维比较跳跃,容易分心。
- 意志力不够坚定。
-
根据自己的特点对症下药:
- 时间分段,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做一件事,时间分段最少不得少于25分钟最多不大于55分钟,每过完这个时间段则休息5到10分钟,尽量放空自己,多活动身体。利用暗时间(碎片时间),如在车上背英语单词,排队或吃饭的时候多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长期坚持,可锻炼集中力。
-
将学习由长期收益变成短期收益的事情
一个叫《木鱼说》脱口秀里面曾经提到过这么一段:为什么学习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被玩游戏这样的事情打败呢?因为玩游戏一件低投入事情,而且回报的周期非常短。人们只要投入很少的精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乐。因此本能让我们做出那个马上能带来回报的选项,那就是玩游戏。
因此,学习这件高投入、高回报的事情,是要长期投入才能有明显收益的,但这并非是真的要到某个时间才能看到收益。学习的收益是类似于s型曲线的一个过程,如下图:
如何高效学习--读《学会学习》
因此我总是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看着这些感悟让我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投入是值得的,然后下一次就会有动力继续投入到学习当中。
这本书在第二部分列举了伟人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性格的读者。并且这本书在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作者斋藤孝本人的速效学习法。第二/三部分我个人觉得这两部分实用性不是很大,我纯粹当成名人秩事来看了,并且由于篇幅原因,我也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买一本《学会学习》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