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人间有味:不可再错过的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传统特色名菜,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因原料猪瘦肉烹调后,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是一道深受福建人喜爱、在酒席上常见的美食。
古代荔枝肉的做法,要选用最嫩的小里脊肉,先切出四厘米见方的肉块,再切成薄片,表面打上菱形花刀,经过腌制后,包裹脱核荔枝肉和荸荠末,下油锅炸至表皮金黄,卷缩成荔枝形;再调成酸甜口味的调料,最后勾芡淋上,达到色香味形兼俱的效果。
据说,古代荔枝肉的真正做法,早已失传,以上所述,不过是从可考的文字记载中管中窥豹尽力去还原。所以,古代荔枝肉到底有多可口,已是不得而知,只能从现有的荔枝肉上,加成去体会了。
荔枝肉从古代官府流传到现代百姓家后,制作方法已化繁为简,不过是将猪瘦肉切小粒后,放入湿淀粉用手抓匀,下油锅炸熟捞起,再用糖醋熘成,琥珀油亮,酥香可口,自是一道极好的下饭菜和开胃菜。做法虽简,但业已独具闽菜特点,质地脆嫩,酸甜醇厚。
而街头卤味摊点上的荔枝肉,更是简到极点,不过是极小一粒瘦肉,有的可能是一粒肥肉,外裹一层极厚淀粉,调成极具诱惑的红色,但吃起来味道寡淡的多了。饶是如此,仍有许多小孩难以抵挡酸甜可口的诱惑,花上三五元钱,买上一袋,倒入赠送的醋料一拌,可以从校门口吃到家门口。
用料考究的荔枝肉,的确是让人一吃就难以忘记。山城小县的文公桥头,夜间大排档中,有一家摊主甚是厚道,烧制的荔枝肉瘦肉份量十足,赢得了许多回头客。我和好友每次光顾他的排档,必点一盘荔枝肉。当色泽艳丽的荔枝肉端上来时,我已无法阻止口腔分泌唾液的运动,忙不迭举箸夹起一个送入嘴里,异香与异味在唇齿间融合打转,那种又脆又嫩、亦酸亦甜、似肉非肉的口感,实在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心情大悦之下,不免与好友频频举杯。
在酷暑难耐的盛夏,许多小孩胃口大减,父母为之煞费苦心。我儿子还小的时候,迷恋上酸酸甜甜的荔枝肉,当盛夏来临食欲不佳时,问询要吃什么,他总是说要吃荔枝肉。下班路上顺手在卤味摊点花上10元,已有一小袋可观的份量。回到家里,看着小孩吃得是那般津津有味,心里不免有一点负疚感,只怪自己手笨,做不了货真料实的荔枝肉,只能用这种最不地道的荔枝肉,来打发他对美食的最朴素的向往。
现在吃货们经常吐槽,牛肉面里吃不到牛肉,荔枝肉里吃不到荔枝。听说福建的莆田还保存最传统荔枝肉的做法,荔枝肉里真有荔枝和荸荠,这应该是最地道的荔枝肉了。我不由去思考,这道美食为何要加入荔枝和荸荠呢?加入荸荠容易理解,油炸的荔枝肉性热,而荸荠性凉,可防上火,这是中国人讲究的阴阳调和之道。之所以加入荔枝,应该跟福建人喜好甜食有关。正宗荔枝肉的甜,靠得不是糖,而是荔枝淡淡又恰到好处的甜,若只有甜未免又单调,就加入酸料,和成人见人爱的酸酸甜甜的味道。
由此可见,莆田的荔枝肉,应该就是荔枝肉的鼻祖了。猪肉里加上荔枝,再做成荔枝状,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创造,而酸酸甜甜,这不就是生活固有的滋味吗?知道这些,若有机会再过莆田,一定不会错过荔枝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