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 法考段子手罗翔:我其实是个挺闷的人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光籽hikari

他是正儿八经的刑法学人,毕业于北大法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所所长。

  1. 获得众多网友的喜欢,他坦言“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但“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你口头宣扬中,或同学们想象中那么的美、那么的高尚”。

他在课堂上反复提到张三,“张三是每个人内心的阴暗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张三。”

他发现,“当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即便你努力想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但总有一种力量会把你往下拽。这就是人为什么要反省自己,并且期待制度对你进行约束的原因。如果没有约束,当你变成权威的时候,也许不是对你的祝福,而是对你的咒诅。”

  1. 在他的印象里,33岁之前的自己是一个“热爱抽象”的人,看见千里外有人在受苦受难,他会动容,会流泪,会捐款,“但其实对身边的人是很冷漠的” 。

这种“冷漠”反映到职业生涯上,便是“无休止地钻进理论的迷宫”。深陷其中,人便很容易成为精致的技术主义者。

  1. 有一回,他读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深刻地规划出‘为什么爱抽象的人很难爱具体的人 ’。”合上书页那一刻,他仿佛爬了一座很高很大的山。

就像他在日后的著作《圆圈正义》中写的那样:“具体的人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总是那么的不可爱……但真正的爱,永远是对具体个人的爱”。

当下他意识到,其实能关心好身边具体的人,就很了不起了。

  1. 密密麻麻的弹幕涌进屏幕,他坦言“第一感觉就是挺虚荣,第二,马上就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价值。第三,要提醒自己不要那么虚荣了。”

  2. 他说,未来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把每天当做一个礼物,演好它。”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l0ZQMBsuBn0KK9v_DhoKQ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