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的心理学原理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150天早安问候。
你相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爱情的美好,在于她让人感到被看见被爱被滋养,在爱中提升了自尊,也享受着自己爱与被爱的能力。
“一见钟情定终身”,自然也成为我们很多人都期待拥有的完美爱情。
但现实中,很多“一见钟情”,都会在激情与浪漫消散以后,分道扬镳。日久生情,是如此地可遇而不可求。
有人形容一见钟情的感觉,就像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初相识,便如见故人,那么这个“故人”,就值得好好说道一下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选择恋爱对象时,我们会对什么样的人产生爱恋的感觉?
一见钟情,钟情得可能是理想中的自己
“故人”,有可能是被认为能够实现我们“理想自我”的那个人,也就是那些符合我们自身拥有的某些特质,或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未来想拥有的特质等的人。
比如:我们都曾在心中设定过一个理想的形象,幻想过有一天完美邂逅自己的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脑补过相遇一刹那就对上的眼神。
假如这一切实现,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真的值得拥有这些宝贵完美特质的。
对拥有完美特质的执念,源自我们每个人婴儿时期的自恋性完美,我们也总是会对曾经拥有的满足感无法放弃。
但是随着成长,我们开始受到来自他人的训诫和自我批判的影响,那份完美也无法永远保有。
于是,我们就会通过自我理想的形式,去恢复那种完美的感觉。
“故人”作为眼前被投射的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在儿童期所失去的自恋的替代者,也就是说,那是我们当时的自己的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爱恋他人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期待被爱的方式。
我们对于自己的爱,被隐藏在被爱的渴望中。
当符合心中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这个形象的人出现,一见钟情就发生了:这就是我喜欢的人。
一见钟情,满足的是我们的原始自恋。
“一见钟情”所爱上的,还可能是曾经喂养我们的母亲、保护我们的父亲,或这些角色的替代者形象。
这则是源自于我们被压抑了的与父母之间的原始情结。
如果这些情结没有被修通,我们便会无意识地闻着味道寻找与母亲或者父亲相似的人,或是与他们特质相反的人。
这样的“一见钟情”,是由儿童期的原始自恋转移至“故人”的身上而产生的。
难怪说:很多人的第一次婚姻,是用来跟父母分离的。
也正是因此,这样的“一见钟情”要么遗憾地不能走到最后,要么让自己沉浸在早年关系强迫性重复的轮回中。
所以,那些没能修成正果的所谓“一见钟情”,其实都是蓄谋已久的喜欢。
喜欢的,是有着自己喜欢的影子的那个人,喜欢的是一种想象,一种感觉。
一见钟情,钟情的是我们未达成的自我理想的替代物,是我们婴儿原始自恋的替代者。
通过这样的理想化和投射,作为替代者的“故人”形象,在我们心中被夸大和升华了,并被披上了一层爱情的华丽外衣,但 “故人”真正的本质,却丝毫未变。
当我们发现当初的“故人”,与理想中的那个他变得不一样,回头再去看当初的一见钟情,难免感觉如同“见鬼”。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见钟情的确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的。
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能满足我们的全能自恋感了。
也正是这样的运气,给我们造成了“天选”的错觉,因为其恰好满足了我们婴儿期全能自恋的残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