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无不被沈复与芸娘的伉俪情深所感染。
在那个礼法横行、伦理桎梏的年月,却有这么一对璧人,随心随性,不拘小节,真是难得。实如俞平伯所说:“《浮生六记》像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的痕迹。”
四十六岁的沈复用细腻的笔触、冲淡灵动的文字,娓娓道来人生之趣、乐、愁、快。于最平常的生活中,解悟了平凡幸福的真味。
下面我则与分享一下,我对《闺房记乐》《坎坷记愁》的理解。
1
平淡的生活 无尽的韵味
乡下七月,沈复与芸娘于柳荫下垂钓。购菊花植遍,九月花开,陶然其乐。
在萧爽楼,众文人雅士,齐集一堂, “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芸娘陪伴君侧,吟诗作赋,其乐陶陶。
与众人到郊外踏青游玩,把酒吟诗之时,苦于没有热茶、热酒助兴,芸娘灵机一动,从市区租来馄饨挑子,难题全解。大家也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夜观花照,芸娘女扮男装,一不小心,碰触一少妇的肩膀,惹来老妪斥责。情急之下,脱下帽子,露出一头长长的秀发,令观者瞠目,继而哄堂大笑。
二人用心制作小巧精致,脱俗典雅的梅花盘、制作芬芳四溢,色味俱佳的荷花凝露茶,让生活更有品味。
登山,赏霞,吟诗。
我逗你笑,你陪我闹。
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研习书卷、谈论古今、品月评花,这如何不让人神往。
沈复与芸娘是爱人,是知己,更是灵魂伴侣。虽布衣粗饭,但志趣相投,游山玩水、叠石插花、品酒吟诗、无不自得自乐。
他二人在平淡的日常生活,甚至是贫寒生活中融入诗情画意,在简朴的生活中存放怡然自乐的心。夫妇二人把心力精神悉数放在自然万物、山籁林泉与及对对方兰心慧性、解颐妙语的发掘上,反而不在意现实物质生活的享受。
看他们追求美丽,
看他们穷困潦倒,
看他们享求浮生半日闲的清福。
2
坎坷的人生 豁达的态度
遭不如意事的磨折,受狡佞小人的欺侮,毫无疑问,沈复与芸娘的人生是坎坷的
沈复随父亲在外任职,沈父说芸能笔墨,就代沈母写信。后来家中有了些闲言,沈母以为芸写信不清楚,就不让她写。沈父怒道:“想汝妇不屑代笔耳!” 芸怕沈母不高兴,便不解释,招致沈父的不满。
后沈父因久居外地,身心寂寞,欲纳妾,托于沈复,沈复托付于芸娘,芸娘因此招致了沈母的不满。
再后来,芸娘由于身体柔弱,常常吃药,需要人服侍,又招致了仆人的不满。
就这样,被林语堂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竟然成了沈家人的眼中刺。
对于这一切,沈复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沈复有个朋友借贷,找他作保,贷完款就跑路了,追债的人找到沈家讨债,沈复的父亲一怒之下将沈复夫妇赶出家门。沈复夫妇在走投无路的窘境下,只得跑路,便将女儿找个婆家当童养媳去了,儿子转交给朋友寄养当学徒。
因是半夜跑路,怕惊扰到追债人,不敢啼哭,一直走很远,才敢哭出声来。
如此生离死别的场景连家里的老妈子都偷偷抹眼泪,怎能不叫人人肝肠寸断。
芸娘病重时、沈复腰间挂着干饼,鞋湿泥泞,露宿野庙,四处借钱。
芸娘去世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就连芸娘的下葬费,还是找人借的。
芸娘去逝后,沈复受弟弟的欺骗而不得不继续在外漂泊,再有消息时,父亲已经去世。沈复回家奔丧,被担心会分家产,沈弟使计把他挤兑走了。
这次离家时,他儿子送他到半路,忽然落泪不止,他劝儿子不要送了,后来得知,不久后儿子也死了。
坎坷之愁怎叫人不肝肠寸断呢?
但是他夫妻二人于喧嚣尘世中,始终不失豁达宁静之心。在贫困逆境中仍豁达乐观,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地对待生活,着实给了我们许多前进的力量。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逃离不了命运的魔爪,但能主导自己的生活。
面对坎坷豁达乐观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3
可爱的妻,无用的郎
芸娘
四岁,芸父撒手人寰。芸娘在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就用女工养活母亲,供年幼的弟弟读书。这是何等的自强。
靠着别人念诵《琵琶行》而识字,这是何等的聪慧。
沈复的弟弟将要娶妻,没有珠花,芸娘就就主动把自己彩礼里的珠花拿出来给沈弟娶妻用,后被沈弟陷害,没有任何的解释和埋怨。这是何等的识大体。
对憨园真诚相邀,热情款待,并赐予她心爱的手镯,结拜为姐妹,这份闺中真情,实为真诚。之后,听得憨园早已婚配,另攀高枝,气得旧疾复发,缠绵床帏,实乃痴情惹得祸。
在夫君落魄或者走投无门时,不埋怨,不嗔怪,耐心劝导,软言安慰,不离不弃,这是何等的豁达重情。
在那个伦理纲常盛行的时代,有这样一个可爱之人,演绎许多有趣之事,确实令人感动。只可惜,她后来因为愚孝与痴情,不懂中庸之法,反而害了自己。终落得客死他乡,香魂从此漂泊,落寞无依。
沈复
当个幕僚被人排挤,开个画铺,三天的收入不抵一天的支出,能力何在?
让妻女贫困交集,生离死别,他的担当去了哪里
芸娘有病,沈复外出挣钱,挣到钱时,穷风流,瞎开心,找歌妓。
挣不到钱时,带着芸跟他一起贫困潦倒。
继承个遗产又被排挤,最终舍女弃儿,负气出走,他的责任心又在哪里?
沈复的一生高不成,低不就。
他无疑是幼稚而又软弱的、自大而又放浪的、不善人事、不事劳作,百无一用的市井书生。
青君
我觉最可怜了的人当是这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倔强要强的小芸娘青君,小小年纪就被当做童养媳送到了婆家,嫁给一个懦弱的男人,还要经历母亡弟死的痛苦。
4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综合沈复和芸娘的一生,他们面对生活的那豁达乐观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芸娘的不懂世故,沈复的不作为,不负责,懦弱无能也让我们警醒。
这坎坷的人生跟他们那懦弱的性格不无关系。
我们生活在遵守丛林法则的社会,我们所面对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自私,自利,贪婪,负义的弱点。
生活的乐趣,我们要去追寻,但是社会人的身份不能忘。
事如春梦了无痕。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消遣,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求知,不论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浮生梦中,有所悟、有所得、有所改、有所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0010/196d5531ee42fc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