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长

真正吃透一本书的6个步骤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畅是个小太阳

确定目标→找寻经典→勤做笔记→建立联系→付诸实践→构建体系。

1、先确定一个学习目标

很多人在读书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没有确定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

没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会带来以下问题:

第一,你会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

生有涯知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那些能给我们的生活或工作带来帮助的知识。

比如,有一些刚毕业不久的人,今年考这个证、明年考那个证,很多证书明显和自己的专业/工作领域无关。等证件有效期过了,才发现对自己根本没什么用,但投入的时间永远也回不来了。

第二,违背了学习内在逻辑。

完整的学习包括三个步骤:学习、思考、实践。

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特别是实践环节,能不能用你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对你的学习效果的直接检验。

这和确定学习目标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1:与领导沟通,发现自己无法将自己的思路表达清楚、逻辑混乱,在这个问题下,去寻找对应的书、课程学习。

情形2:随手找到一本沟通表达方面的书,无意识、无目的的阅读。

这两种哪种效果更好呢?

显然是第一种。

只有有了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结合实际场景去思考,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场景中。

因此,成年人的学习一定要带点功利性,看书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最好是源自于你的工作或生活需要。

2、读书不求量,求经典

确认了一个学习目标后,接下来就是找书了。

这个环节,把握一个原则:不求数量,而要求经典。

为什么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书和书是不一样的,越是经典的书,其体系根基更深,普适性更强,启迪空间更大,更能滋养读者。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不喜欢孔子,认为他不能被称为伟大的哲学家,而是“格言家”。

在其著作《哲学讲演录》中,黑格尔说:

孔子只是一个世间的智者,他的言论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在每个民族都有,甚至其他民族的道德常识还要比他的好一些,比如西方哲人西塞罗,这虽然也是道德教训,却还有政治义务论这样的东西……

孔子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老道、善良的道德教训。
黑格尔
但在我看来,黑格尔不一定真的读懂了孔子。我认为《论语》的体系根基比西方哲学更加深厚,也许在孔子看来,西方哲学是没想透的半成品。

第二,知识是收敛的。

刚开始,我们阅读很多东西的时候,会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可当你阅读到一定数量后,你会发现很多知识背后的原理都是相近的,总能归到一个类别里去,也就是说它是收敛的。

这些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不需要什么书都读,不要片面地追求数量,要去找领域的经典。

我是非常不赞同将类似于“一年读200本书”作为自己的目标的,因为过于看重数量,就会损失质量。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思考下,自己想知道什么、如何甄别出这个领域的经典。

读书读经典,因为知识是收敛的,经典已经把这些知识讲得很透彻了。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领域的经典呢?

现在信息搜索太方便了,想找到一个领域的经典知识并不是难事。比如,关注几个知名出版社的公众号(比如中信出版社等),便会收到定期荐书的推送。

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用的比较多的方法:购书平台检索法。

比如,如果你想提升沟通能力,想找到关于沟通的经典书籍。

这时候就可以上当当或京东图书栏目,直接搜索对应的关键词,筛选评价数前5的书,然后按图索骥,先找到作者,再去找作者的其他作品。

比如,以当当为例,搜索关键词“沟通”评价数前5的书如下:

image.png

这么一整理,对“沟通”领域的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3、勤做读书笔记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

死记硬背是一个贬义词,但在学习领域,不记、不背是万万不行的。

实际上,从脑科学角度来说,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门知识,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是我们对这个知识有没有形成长期记忆,而长期记忆前是短期记忆巩固的结果。

因此,在读书过程中,我们除了阅读本身外,还要不断通过做读书笔记,不断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见过的那么多读书高手中,没有一个是不做读书笔记的。

读书笔记如何做?

没有定法,因人而异。

我最近在用的一个方法是卡片式笔记,通过flomo软件记录。

当我读到书中的某一个地方,觉得有启发/受冲击,当即停下来,放慢思考:我为什么觉得受启发、懂得了什么道理、能够用在哪些地方等等。

将这些想法,当即记录下来,打上对应的标签。

比如,我前段时间在读的《了不起的我》,里面有一个概念是“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每个人把自己的课题做好。

我当即有所启发,于是停下来仔细思考。写下了如下的读书笔记:

在“害怕拒绝他人”这个问题上,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是他们的课题,接受还是拒绝,是我们的课题。

同样,很多人不敢向别人提出请求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提出请求是我们的课题,接受还是拒绝是对方的课题。#课题分离

《我的读书笔记》
打标签的好处是便于后续检索,只要检索对应标签,当时的所思所想就全部出来了。
很多人会有一种心理:必须把一本书的所有的知识都占为己有,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处处都要留意,有没有没挖出来的东西,我是不是真的完全读懂了。

这么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什么都想,到最后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且不说,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水平;另外一方面,如果一本书,如果能带给我们3个思考,这些思考实实在在改变了我们的某些观念或行为,我觉得这本书的使命就达到了。

倘若你觉得这本书真的很经典,多读两遍就好,真正经典的书,一定是常读常新的。

4、要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但光做笔记还不行,还得要将笔记和思考与自己的工作或生活联系起来。

我举个例子。

我最近重新阅读《掌控习惯》这本书。

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将习惯的养成分为了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奖励。

只要按照这四个步骤,就能大大提高养成某个习惯的概率。

我就其中的第一个步骤——“提示”做下解释:

提示:生活中会充满各种信号,这些信号会给你的大脑造成很多显性或隐性的提示,比如,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美女,这就是一个提示。

如果只理解到这,我们还没有真正吃透这本书。

我们需要去思考:这和我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关系?能改进我的哪些行为?

做一番思考,你就会发现,这其实说的就是我们身处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或许听过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环境会不断给我们源源不断的信号和暗示,这些信号会让我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

比如,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你接收到的都是优哉游哉、不紧不慢的信号,你的大脑就会做出误判:世界可能就是这样子。

再比如,有句话叫做“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这句话背后其实也是在说“信号”或者说环境的重要性。

思考到这,才算真正将书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关联了起来。

5、要付诸实践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知道了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关联只是开端。

要让知识产生价值、产生力量,就需要将懂得的道理付诸实践。

接着上面的例子,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性,你就要审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与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匹配、小孩的成长环境的问题等等。

比如,你想让自己的小孩养成看书的习惯,不要天天唠叨:你怎么不去看书?更好的做法是把家里放满书,自己每天看书,每个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泡一泡。

再比如,你想学冥想,看了一大堆关于冥想的书,但就是不行动、不打坐、不练呼吸,你是一辈子也学不会冥想的。

痛苦+反思+行动=进步。

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断复盘、总结,对知识持续优化、迭代,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心智模式。

6、完善你的认知树

能做到将知识付诸实践,就已经比大多数人优秀,但我们还可以更优秀。

更优秀的做法是在大脑中构建知识图谱,分门别类搭建我们的知识框架。

比如,当你吃透了《掌控习惯》这本书,紧接着去做一个思考,这个知识,我怎么放在我的知识图谱里,你可能会在大脑里建构一个“行动力”的知识树,然后将这本书的知识挂到这颗树上。

就这样,学到一个知识,就给它挂到一颗树上,我们的认知树会越来越茂盛、越来越有生命力。

<<<陈辞令 学习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