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先生的《春》
不记得那一年接触到了巴金的《家》《春》《秋》。当然,我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书名当然极其熟悉,因为考试必考题目。读了几段文字,感觉文字描述的极其美,不是夸张,是那种恰到好处。一直想买一套精装本,可是没有遇到。终究买了一套简装本,因为太想读了。我说是想读,但买了好久,依旧没有读完,因为太爱,所以不想轻易开始。因为太爱,总想找安静的时间和心境去读。就这样,这套书成了我心中的牵挂。第一本在单位了,读到了一半。因为这次疫情,在家有了时间有了心境,读书吧!但只能读《春》!想想,符合时节,挺好。我是那种懒得写读书笔记的人,有的时候会觉得,读过就好,当时的心情,感动,一切都在我的脑海里,又何必那么做做,非要留下文字。以前上学时总写日记,一笔一笔的写下,一天一天的记录。然后经历毕业,经历搬家,我就有种无处藏放的感觉。后来写博客,当然,还是偶尔会手写日记。博客也写了好多,大部分是伤感的,后来再看,感觉那时是无病呻吟。因为,当人生最悲惨的时候,已经无力去记录。那个时候,只是想空空如也地过日子吧!
有一段时间,为了练习阅读速度,每天看很多纸质书籍,当然都是小说,东野圭吾的小说,可以堆起很高。有点成就感吧!
其实我的阅读速度一直不快,有的时候看建议阅读时间,我感觉好惭愧,因为我的是推荐时间的好几倍。哎……
今天读到了一段描述景致的文字:
她们几个人进了花园。里面的景物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在各处生命表现得更强烈一点。一切都向着茂盛的路上走。明艳的红色和绿色展示了生命的美丽与丰富。花欣然在开放,蝴蝶得意地在花间飞翔,雀鸟闲适地在枝头歌唱。这里没有悲哀,也没有怨愤;有的只是希望,那无穷的希望。
摘自《春》
突然感觉有了心智……画面就在眼前,我仿佛身临其中,看花,看蝶,看鸟……没有悲哀,没有怨恨……
可人生真的就那么容易洒脱吗?过了买醉的年龄,因为我知道,明天还会痛……
主人公们的不同悲哀,真的就有希望吗?
未来可期,什么样的未来?期待着什么?真的就是如愿吗?
那么多的未知,那么多的执着,巴金先生当时在想什么🤔?我总觉得,无论哪本小说,都应有作者的影子?您是谁?觉慧?觉民?每个人都是一只叛逆的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