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请从好好说话开始
今天你对孩子说了什么话,明天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好好说话,如此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你认为最爱的孩子的未来。
一个家庭里,大人的争吵,无论谁赢,输掉的总是孩子; 而大人的通达,哪怕表面不争,真正赢的,总是这个家。
史蒂芬.柯维曾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写道:
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让孩子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感到父母对他的理解,理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有效沟通。而带有情绪的交流,往往只会使事态恶化。很多时候,我们总会用最残忍的话,去伤害最爱的人。话在说出口之前,请先静一下,想一想,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脱口而出。
作为成年人,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和我们是不同的,我们和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指出: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个特点,就是产生各种情绪的部分很早就发育得比较成熟了,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喜怒哀乐,但是对情绪进行理智的管理、抑制和分析的部分,也就是掌管理智部分的脑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同样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可能你的一句话,却让孩子陷入不能理解的境地,因此受到伤害,却被我们诠释为不可理喻。说话不是想说就说这么容易的事情,请三思,同样,孩子的问题,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用心,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比如孩子玩车的时候,把轮胎弄掉了,心里难过,向我们倾诉。如果你正在干别的事情,于是来了一句:“这有什么,不就是掉了一个轮胎吗?这么多车的轮胎不都被你弄掉了吗?”这句话的脱口而出,就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感到不被理解,而越发难过。
接受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当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演变成争吵,当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失去了理解,任何的教育都无从谈起。你的表现是在证明要依靠你的判断,而不是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一切交流都是无效的。
最有用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假设我就是那个有这种感受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但当自己难过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什么建议,什么大道理,也不想听别人的看法,只想有人能真正倾听,认同自己此刻的心情,让自己说出困扰,就好了。
同样,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因此,要充满爱地进行练习。
练习全神贯注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关键是我们的态度要真诚,如果没有真诚的态度,不能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那不管你说什么,都不能打动孩子,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很难但很重要。只有你的倾听才能让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才能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自己帮助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感受被接纳,孩子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候需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意,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就足够了。当然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们做违反规则的事情。如果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更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
好好说话,用心倾听,温和坚定,真诚友善,这是我们能给予孩子和这个世界相处最好的能力。
说话请三思
如果你爱一个人,好好说话的方式就是爱他的方式。
不要将恶语说向自己爱的人,尤其是孩子。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好好说话的父母,能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这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我们用我们的语言去跟孩子说话时,他接收到的信息未必如你想的那样。我们和孩子有着不同的感受,孩子的世界是直线的,他们的理解会有偏差,同时,他们又把大人的话看的很重要。所以,说话请三思。请珍视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无心之语,误伤到信任你的孩子。
当你说:“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哭!不要吵!不要无理取闹!”
孩子的理解:不要表达自己的情绪!
表达情绪是每个人的权利,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不去安慰,不去拥抱、不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这并不能培养孩子坚强起来,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
父母对孩子是权威的代表,你的 “禁止型语言”虽然可以卓有成效的制止孩子,但是留给孩子的却是情绪的无处宣泄,情感的无处安放,只能积压在心底。
你的制止,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喜欢的是听话的乖孩子,从而隐藏起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再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压制,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不能被接受,也不再信赖父母。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请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容纳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陪他一起找到负面情绪的出口。
当你说:“快点!抓紧时间!听见了吗?快说!”
孩子的理解:自己不重要,必须听从别人的意志。
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路途,请慢慢地,不要急。要出门了,你喊着“快点!快点!”;该回家了,你吼着:“抓紧时间!”;你想知道答案,催着:“听见了吗?快说!”这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这都是你的不信任。
你的“催促型语言”让单纯的孩子在匆匆忙忙的成人世界里跌跌撞撞,茫然不知所措。其实,你越催,孩子会越慢。父母与孩子的反差会让亲子关系更加不和谐。你对孩子说话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用心良苦的话语更需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从心里不接受你的话,更不会听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想带孩子出门,但孩子磨磨蹭蹭,请看看他到底是为什么磨蹭,而不是直接催促。如果孩子正在玩自己的玩具,兴趣盎然,那就提醒他:一会儿需要出去一趟,你想再玩几分钟呢? 小孩子是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的,需要你帮他明确,需要你给他提醒,而不是催促。
当你说:我说过多少次了!到底记住了吗?
孩子的理解:自己这么失败,怎么都做不好!
你想要孩子独立,却又怕东怕西,不放心孩子自己动手。孩子端水时洒了一地,你训斥道:“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端水。你到底有没有听?”其实,孩子只是想发展自己的肢体能力,想给你一个惊喜,只是不管怎么做都不能做到你的心里去。你的“警告型语言”透露着你对孩子的不满与不信任,给孩子无形中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成长就是曲曲折折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父母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犯错,给他历练的机会。当孩子做了错事时,是给孩子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绝佳机会,要让孩子从你的说话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更好的自我认识,他会成长的更好,进步的更快。
当你说:“你看看谁谁谁,做的多好。”
孩子的理解:你比其他人都差。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如你一样,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当孩子一件事情做不好时,请不要妄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他改进,这不会帮助他笑对挫折,却可能让孩子受到心灵的创伤或者产生“我不行!”的自我意识。
是孩子都会有缺点,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用“对比伤害型语言”来打击孩子,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和意志。
几米说: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大约每个小孩最想做的,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自己!
请不要苛求孩子,爱孩子原来的样子,让孩子在你的欣赏中自我发展。
当你读懂孩子,洞悉了孩子世界的语言,平等对话,温柔引导,你的语言,就是他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引导他走向光明和幸福。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与我们合作。
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的需求上的矛盾。
我们费尽心思劝诫孩子要符合社会规范,结果却是我们态度越强烈,孩子越反抗。以至于一个正常的小小的要求都可能变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建立一种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孩子时时犯错,逼得我们忍无可忍,只得惩罚。但惩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惩罚,但不可听之任之。孩子犯错后,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自己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我们要坚信,只要有真诚的心,花时间,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想出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
出现了冲突,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彼此对抗。
塞尔玛•弗兰伯格博士在他的《奇妙岁月》一书中写道。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我们的拒绝,但如果我们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父母对于孩子异常重要,请慎重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话语和行为。
孩子把玩具车堆得满地都是,而且不收拾。
你最想说的是:明天不能出去玩了,让你知道不遵守诺言的后果。
请换成:一进屋就看到满地的车让我很生气,你答应收拾的,我希望上床之前你把他们能够收拾好,放回你的儿童房。
这种表达是在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做的,我希望你多加注意。但一定注意,你不喜欢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我们期待孩子长大成人后,如果做了后悔的事情,他要反思怎么做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
只有当孩子觉得被倾听、被理解的时候,他才能考虑你的感受。
当然,没有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两岁时适用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三岁的时候,冬天适合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春天。生活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他是在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制造问题。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基础。
用语言帮助孩子自立
孩子终要离你而去,请不要折断孩子自立的翅膀。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的翻版或延伸,是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味、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个体,那就需要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听我们的,那怎么可能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成长?当一个人一直依赖另一个人的时候,会产生某种情绪。
当你对孩子说:
“来,我帮你把衣服穿上。”
“你累了,躺下歇会儿吧。”
“你现在不想去上厕所吗?”
就如你听到上司对你说:
“我这么说也是为了你好,你不用给我提什么建议,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给你工资就是让你来工作的,不是让你来提建议的。”
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很挫败,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你喜不喜欢听,如果不喜欢听,那孩子呢?
孩子的确需要我们,因为他们太小,没有经验,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依赖又导致对我们的敌意。所以要让孩子依靠自己,而不是依赖我们。
每个父母都在经历一次痛并快乐着的旅行,一开始我们献身于一个弱小无助的生命,几年来又经历为他们担心,给他们安慰和理解,为他们做人生计划的过程,把我们的爱,我们的体力,我们的智慧和经验都给了他们,为的是有一天能让他们有内在的力量和信心离开我们。
请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尊重孩子的努力;不问太多问题;别急着告诉答案;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孩子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赶快吃饭、抓紧吃药、不要大吵、必须收拾好,如果能给孩子可以怎么做的选择,应该可以让孩子不那么痛苦吧。孩子不想吃药,你可以给孩子这些选择:你是想用米奇的碗还是用恐龙的碗?是需要我帮你拿着还是自己来?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极度反感,就不会接受任何选择,如果想让他做选择,就需要先尊重他的负面感受。“孩子,吃药是不是有些苦啊,我知道的,妈妈生病的时候,也不喜欢吃药。”这样说会让孩子感到妈妈理解自己的感受,站在自己这边,在情感上就能听进去你的话,你再让他做选择,就比较容易。自己的困难能被理解,自己掌握了主动权,能自己做选择,可以更好地走向独立。
我们常常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还会鼓励他说试试看很简单,如果他做成了,那也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没做成,他会觉得连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请换个说法,让孩子觉得就算完成不了也不会感到失败,如果成功了,会感到自豪。尊重孩子的努力,孩子更容易自立。
不要问孩子太多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怎么回答,只能敷衍回答。而且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在重重压力之下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快乐掌控自己的生活呢?
孩子们总有无数的问题,但请别急着告诉答案。急于给孩子答案,对他们没有帮助,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要知道,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
不要放弃希望,更不要让孩子放弃希望。生活的很多乐趣来自梦想、幻想、期待和计划,让孩子对实现梦想失望,也让他们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
不管孩子多小,都要尊重孩子。要相信孩子,不要强迫和催促他们,他们终会成长起来,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不”的语言请尽量舍弃
面对孩子,总有无数个“不”要说。但你说“不”时,换来的是孩子的抗议,所以,换个方式可能更让孩子接受。
提示:
当孩子说:我能出去玩儿吗?
如果听到:“不能”,心里一定十分不悦。但如果你给他摆出事实:我们五分钟就要吃饭了。”孩子得到这个提示,就会对自己说,“不能去。”
接纳感受:
当孩子说:我现在不想回家,还能再玩会儿吗?
如果听到:“不,我们现在就得走。”可能会很沮丧。但如果你先接纳他的感受:“我看出你不愿意走,想多玩会儿,玩的正高兴的时候真不想离开。”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后,他的抗拒心理就会减弱。
描述问题:
当孩子说:“妈妈,现在想出去玩儿。”如果听到:“不能,再等会儿。”心情会很低落。但如果你说清楚:“我想带你出去,问题是半小时后电工要过来给我们修电。”孩子听到你的问题,会感到自己被尊重,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用可能性的语言:
当孩子说:“我们能去公园玩吗?”如果听到:“不行,你还没吃午饭呢。”肯定不乐意,但如果你能用肯定代替:“当然可以,吃完饭就去。”孩子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给自己时间想想:
当孩子说:“我能去姥姥家过夜吗?”如果听到:“不行,你上周刚去过。”一定嘟着嘴不乐意。但如果你给自己时间先想想,跟孩子说:“让我想想。”孩子的坚持会稍稍放缓,至少他知道自己的要求被认真考虑了,也给自己留出思考时间,这比说“不”更有效。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比起那些得不到赞赏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更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也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正如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作为父母,更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效能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父母如果能给孩子尊重、赞赏,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孩子的明天一定是充满阳光的。赞赏,对于孩子,非常重要,但同时赞赏也要慎重。
赞赏孩子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太好了!”“你真棒!”“真了不起!”这种看似自然的赞赏,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心赞赏。对孩子来说,越具体的描述越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心,更能体现出你真正在看在听在注意。用描述性的赞赏,真正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赞赏,增加他们内心的力量。所有这些都会存储在孩子的内心,没人能够夺去。所有的这些经历都可以在今后受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给他安慰和鼓励,也会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基石。
人们大多数时候批评很快,表扬很慢,身为父母,有责任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孩子的自尊非常宝贵,从父母这里获取的自尊是所有自尊的源泉。父母要抓住给孩子自尊的机会,不要把它转交给陌生人,因为从外面的世界更不容易获得赞赏,相反地,受到谴责却很容易。外面的世界会经常告诉孩子他们做错的地方,所以,我们父母要多多肯定孩子做对的事情,让孩子从我们这里获得向上的力量。
赞赏还需要注意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就事论事,避免触及孩子过去的错误,深入观察孩子,具体描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你的赞美是因为你的真心关注而发现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过犹不及。过度的赞美可能会扰乱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积极性,当用描述表达你对孩子的赞赏时,孩子可能会重复不停的去做这件事,所以赞赏也是把双刃剑,要有选择的用。切记:真正关注孩子,用详细描述来赞赏孩子,同时不可过度赞赏。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评价。父母对于孩子是最重要的影响者,请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倔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倔;如果你觉得他那么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自己有多淘气,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在不知不觉当中却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孩子被分配到某个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到角色当中去。如果每个人都承认他这个角色,他就不得不这样去做了,因此一定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这个过程很难,但请不要放弃,让孩子从已定角色中释放出来,迈向全新的自我。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孩子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上演的剧情,是不容我们事先去排练和深思的。我们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到你的爱,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你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孩子和你就会稳步走在朝向美好明天的路上。
好好说话,是一项能力,但不可或缺。让我们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多用正面语言,体谅他人的感受,让孩子在充满爱的语言中成长为拥有爱的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