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
From: Dali Wu
Sent: Friday, May 4, 01:06
Subject: Re: 维摩诘所说经
To: Rs W
很感激你能分享几篇美文给我。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几篇文章有点蜻蜓点水,没有到点子上,不透。
xx的文笔有点太过用力,评价LF不太合适。
那篇博客的文章更是在外面打转。
伯牙要遇到钟子期,才演奏得出高山流水。我看,LF遇见你,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更幸运。
外相和内省的差距其实不用执着,很多时候我们的交流其实都是鸡和鸭讲而已。
见面交流吧。
—————————————————————
On May 4, 2018, at 7:16 AM, Rs W wrote:
哈哈, 内省部分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在里面。那时我的观点是: 美是救赎, 是人生的追求。爱是行为和道德的总则。多么肤浅。表面上颇有点"智悲"双运的味道, 但实际上没有佛智慧, 只是文字游戏。没有意义。现在我是不会那样说的。另外俩文, 赞同你的观点。
—————————————————————
From: Dali Wu
Date: May 4, 2018 at 11:30:34 AM GMT-4
To: Rs W
Subject: Re: 维摩诘所说经
Rs W,
你因在西方工作受教育多年,你的思维方式很有基督教背景沉淀。我其实不觉得“美是救赎,是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偏颇。
刚刚学习中观之时,我写了一句诗警醒自己:“愿净铅华入艺境,行持万法依道心”。因为我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无所求、不留的艺术境界,是观者的境界,这境界唯有通过道心的训练,才能进入。而道心,也就是你所谓的“救赎”。尘世卑鄙,只有褪去层层障垢,才得以窥视那窄门后的光。这是否很有基督情怀?
后来等学得更为深入,我遂将诗句改成“愿了铅华无艺境,行持万法一道心。” 因为我认识到自己虚构了一个空中楼阁,并认为那空中楼阁才是至高的解脱境界,而那想象的空中避难所,其实才是真正障碍我进入艺境的鬼魅!这才是为什么我醒悟到,没有所谓“褪尽铅华”,因为铅华即是清净,要做的反而是深入铅华,深入可怕的地方,深入禁地,深入一切污秽危险……而无所依。因为我就是那道心。道心即我。于是,“依”变为了“一”。
等到后来,连这冗长的句子我也觉得累赘,最后即简化成“一心”:“一颗天地中的心”,“一”和“心”,或者“恒一的心”,或者“心”就是“一”,“一”就是“心”…… 总之怎样解释都好,化繁为简,万法归一,尽在不言中了!
我愈发地觉得东方的文化是死的文化,西方的文化是生的文化。死是寂静,是恒,生是创造,是瞬间。两者似乎永不交涉,然而,在某个超乎想象的境地,二者可融一。
威廉布莱克是布道者和预言者,他的诗句“瞬间即永恒”,其实,个中有极其深刻的含义的。值得玩味一辈子。
祝愿师兄精进修行,早证菩提
—————————————————————
From: Dali Wu
Date: May 4, 2018 at 2:47:03 PM GMT-4
To: Rs W
Subject: Re: 维摩诘所说经
另外想要补充而且非常重要的是,
你们讨论的观点如优美悦耳的音乐就是有德性,而令人反感的音乐则道德败坏。
我真不同意这个观点。
康德在《判断力评判》中就讨论过。有两种美,一种是激起感官享受的悦耳,是小市民品味,另一种是崇高,两者都表达主观的合目的性,崇高是超越感官的绝对的“大”,我在之前信件中提到所谓美即恐怖,其实除了佛教思想影响外,更多来自康德的德国浪漫主义。
摘抄如下:
“美只涉及到對象的形式,美在程度上牽涉到質,崇高還涉及到形式以外;而崇高主要則表現在量上。
美產生自對象,而崇高則萌生於主體的心靈。比起美來說,崇高更為主觀。 美感是單純的快感,故觀者的心靈處於平靜安定狀態; 崇高是由壓抑轉到振奮,故觀者心靈處於動蕩狀態。
康德之所以提到崇高,是因為它是通過引起主體的痛感而喚起真正主體的尊嚴,使人發現有比物欲的、生命更重要的自我。”
所以,令人反感的音乐不一定就不能拔高灵魂,可能仅仅是反感官而已,如Malcolm的音乐。
———————————————————
From: Rs W
Date: May 5, 2018 at 5:03:12 AM GMT-4
To: Dali Wu
Subject: Re: 维摩诘所说经
如前所说, 发给你的那篇文章里发表的观点是我在学佛之前写的。发给你只是向你说明我的观点的改变。其实那些观点学佛不久就已毫无保留地推翻了。原因是在我看来关于美的理解难免会著相, 又与丑对待。再与所作之动机(或发心)及效应(审美)一起考较, 必然会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至于回答"为什么"要提升精神向上追求, 只能借助宗教了, 需要Kierkegaard 那样的leap of faith. 因为相信只有一生的人找不出提升的理由。儒家有远大的理想, 但在终极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答案, 太过注重"名正言顺"。必然导致向外追求。道家虽然打破了丑美的界限及道德绑架, 但在终极问题上不究竟, 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唯有佛学给出完美的答案。这是我们要详细探讨的。
另外俩篇文章是我俩位热爱艺术的朋友写的。能用语言描述的音乐就不是音乐了。本质上所有描述音乐的语言都是在外边打转。但加上个人情感就不一样了。这时与音乐已经关系不大了。能感动的已不是音乐。而是作者的心。所以要区别对待。
你的观点我们见面再谈。还有问题向你提。
———————————————————
2018.5.5, Dali Wu wrote :
心这个东西,很难判断,也容易落入俗套,我不否认你朋友一颗热爱艺术的心,但是伯牙为何只在钟子期前弹得出绝曲?
2018.5.5, Rs W wrote :
你的思考很深入。以后我们有空面谈。一点一点地探讨。我觉的你很适合参禅。你在音乐上, 对于"丑"和"恐怖"的思考比我深了一层! 想了解你是如何到达的。感觉你很单纯, 如何有这样的"触觉"? 想听听你感悟的过程或经历。 现在不必费时写。以后面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