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本色之旅(茶篇)
期待已久的本色之旅昨天终于去了~从上海出发坐高铁➕地铁,大约两小时。3点左右到的,扫码买了门票(50/人)。进去的长廊里有几家卖茶服的,然后就是很多摆摊的,有卖茶具的,饮料食物的,扇子的,钵等等小众自然音乐的,看着我也是满眼的兴奋。今天还比较特殊有好几场活动,比如茶艺方面的,艾灸呼吸方面的,茶果制作方面的,风水方面的,还有晚餐等等。由于比较小众,老师也比较专业,价格会高一些。最后我选择了性价比比较高的30元/场/小时的茶会。当然参加之前也看了茶人的介绍,选择了一个我比较中意的老罗老师。
这个茶会是在美术馆的二楼,我参加的是四点那场的活动,进去的时候发觉老罗老师那边上一场的朋友还没走,稍微等了一会坐上了。我们先喝了上一场还没喝完的16年的奇种。听老师介绍这里的岩茶都是重炭焙的,口味会比较重,老师也询问了我们一下口味合不合适,我觉得都可以,本来学茶嘛,只讲究干净舒适的茶,口味方面也不是特别挑剔,每种都想尝试。老师这边和其他几桌不太一样,用了瓦斯炉,我问了一下,老师说因为场地原因烧炭水不是很方便,而且一个人要兼顾泡茶和火也会有点不从容,反而会影响茶汤。但是又想水也是成汤的重要因素,就选择了瓦斯炉,这样水也算是活水。瓦斯炉旁边是个小的饮水机,然后一个小壶放饮水机上接水,一个放瓦斯炉上煮水,有条不紊。
然后老师给我们分汤,大概这是第五泡茶了,上一轮还留下了一个小伙伴,继续感受着这个茶每一泡的变化。拿到茶汤我习惯性的闻了一下,有种咖啡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全炭焙的原因。茶入口也是很浓郁的,平时也很少有机会喝这么浓的茶,听老师说喝多了也可能会上头。可能也是刚坐上来,兴奋劲还没过,平静度还不够,喝完舌头有一点点涩涩的感觉,整体还算不错的茶。
喝了几泡后,老师说要换一个茶,询问我们想喝什么,大家都说不要那么浓郁的。于是换了一个水仙。这次有干茶欣赏了,干茶的香味倒是很特别也很好闻,虽然一下子形容不出来感觉,茶叶的颜色是有点灰黑的感觉。然后换了个壶泡,旁边的茶友问老师泡茶的手法好像和我们平时不太一样,是什么原因,老师说为了尽量不让茶碎掉落,而且每个泡茶的步骤都是有其用意在的。泡完茶会吧茶壶倒挂也是为了清其残留的水,让下一泡更纯净。我又观察了一下,老师泡茶的时候有两个茶盘托底,一个放水的茶壶一个放有茶叶的茶壶,注水是螺旋并沿着壶口一圈圈的注入,水会有一部分流入茶盘,最后注满会有点溢出。然后盖上茶壶盖子,把溢出的茶水淋盖,一点都不浪费还能顺便养壶,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方法。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又很顺畅连贯。旁边的小伙伴又问老师,茶盘下不垫个丝瓜络吗?老师说因为丝瓜络不容易清洗,也不会每次去洗,所以会有每次不同的茶渍,这样茶壶放在上面也会有以前的一些茶的信息,不能纯净的发挥当下这个茶的魅力。看似一些小细节,但是茶人的思维和一些细节的注重都是泡一壶好茶的关键呀。不多余,不重复,有节奏,有想法,这都是我们需要在日常慢慢积累的,渐渐的学习不同茶人的思维,找出自己泡茶的方法,成就自己的品牌,每个茶人都是那么的可爱呀,与茶对话,共享好茶。当然第二支茶会淡,而且滋味也没第一支丰富,年份也没第一支久远,最关键的,喝完以后嗓子口有点齁。我慢慢回忆确实老师也是更喜欢第一支茶,一开始就说不泡完扔了可惜,第二支茶他也好几泡没有给自己泡呢。第二支茶喝完了,由于我想再比较一下,我和老师提出了再喝一泡第一支茶,老师说那支茶已经发挥完它的作用了,不适合再多泡了,茶味淡水味增加,反而会覆盖它给你带来的之前的信息。我突然明白我以前自己在家喝茶会喝个十几泡,确实喝到后面水水的,再喝无益的感觉。
接着老师问我们想再喝个什么,我说有没有放的比较久的有药味的茶,老师拿出了90年代的黑茶-六堡茶。他说年份久远的六堡茶一般第4-8泡,会更能显现它的滋味,会有股凉凉的槟榔味。当然时间也接近尾声了,没有喝到最后,下一场的小伙伴也来了。恋恋不舍的和老师加了个微信,说以后去宁波找他喝茶。因为前面听小伙伴说有个群体种的茶很好喝,所以还是有点期待的呢。
这样一场小小的茶会,也给我带来了大大的能量。希望以后自己也通过多学多看多记录,并贯彻到自己的茶汤,慢慢前行,以后也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茶路,那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