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随笔——自嘲

2021-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往日明月
自嘲(侵删)

从小心高向上苍
自欺海水斗能量
始知坐井谈天阔
不若乡人各尽觞

感于简友《自嘲》,自不能放过这么好的题目,因作小诗。

识时务,仿佛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命不凡,心比天高,反而会受到命运的嘲讽。

当年太白仙人说不想当蓬蒿人,他哪里知道,仕途的终点竟然成了政治的陪葬品,要不是有大赦天下这种骚操作,一命早西。
那怎么办,李白自己作答: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风流壮汉秦观自作自受,犯了诗人的政治幼稚病。
当时苏轼出于对秦观的关心,非法地把一个非法得来的政治内幕透露给了秦观,按说秦观做到心里有数就行了,他却去找自己的引荐人为自己申辩,但他的引荐人早已在政治站队上做了重新选择。这下捅了马蜂窝,自己被罢官,还连累苏轼被贬,差点就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秦观又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去做税收官,借一个比喻,让秦观收税就像让我写感时写怀念,简直就是不见血的酷刑。但日子总要过的,税肯定是要收的,文肯定也是要写的,千载前后,同病相怜。
这种青年时代便拥有远大抱负,被高士们以国士相期许的人物,仕途还没大展抱负,便远谪外放,更惨的是,还没多久,又被抓了小辫子,先贬湖南郴州,再谪广西横县。
那时的广西是真的偏,据说异常潮湿,常有瘴气,本地人多有因此丧命,更别说外地人。
真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于是见到了他的诗句:

市区收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收完税无处落脚,只能寄住在寺庙中。后来不想上班就称病养病,实际上养病做什么呢——抄佛经。

说到佛门,王维也写过: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苏轼,也很喜欢佛家思想。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到黄州,别的事物容易让他联想到痛苦,竭力规避,便一心只看佛典。
勤读佛书,用佛家的道理来排除心灵障碍,超脱黑白混淆的现实世界,自求解脱。
这对苏轼后来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大有影响。

为什么古人总喜欢在失意时喝一口佛门的心灵鸡汤呢?
要我说,这时的求佛,难道不是功利的表现么。

因为失意才念佛,念佛只为排解苦闷。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的未来是闪闪发亮的,实事上呢。
年轻时候喜欢争取真相和公义,后来发现,重要么!

仿佛越读书,越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
竟然也对人说,消极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不知为何,写着写着就乱了,但想说的,不外乎一点: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学会认识时务。

有人说过,这是认命但仍怀赤子心,也行吧!

想起中秋送别的一句话:

你我任重,踵事增华。

等等,仿佛又明白了些什么。

明月
2021.10.1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