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的年纪,我就想找个轻松舒适的工作
文/澜小姐

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提起未来要从事的工作,都给自己留了一句后话:找不到工作就去做销售,反正销售是永远都需要人的。
大学四年做了很多兼职,发过传单,做过家教,还有一段挺长时间的家教中介。
这个家教中介是我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自己是老板也是员工,自己跑市场,也拿第一手的钱,联系了很多辅导机构。
不做起来真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拦下很多的事情,同学们都夸我能力强,将来做销售肯定能开大单。
当真的面临找工作投简历的时候,我最想逃脱的一个选项就是销售。
因为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在问自己,难道我真的适合做销售么?我还想读点书,做了销售是不是都没时间看书了,是不是真的变成了生活的奴隶了?
反复思考之后,我回避了所有类似销售的岗位,我选择了新媒体。
前段时间回到学校参加论文答辩,同学之间再相见,难免要问及:你现在在哪,在做什么,加班么,压力大么?
我说在一个公司当编辑,一天8个小时,工作半个月没有加过班,工作很轻松,就是写写文章,发发帖子……
话我是如实说的,听的同学不淡了,“你们那还招人么,我也想去”或者“我也可以写点东西的”……
一位同学在中国人寿卖保险,没有底薪,不开单就意味着在吃老本,不想问家里要钱,用蚂蚁借呗维持生活。
谈起她的工作,她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每当她说到开单后的丰厚奖励时,眼睛都在放光,之后又谈到现状,工作三个多月,没有开过一个单子时,感觉压力好像重山一样压着她。
她之前考了教师资格证,现在迫不及待的准备考编,她说半年之后,如果还是开不了单,她就回老家的私立中学教书。
昨天晚上,她刚返回杭州,发着语音竟然哭了,她说:她怕孤独,她不想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她想回老家。
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准备公务员的考试,国考没过考省考,这个省份没过考那个省份。
想必大家都是冲着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去的,朝九晚五,双休。在家乡的镇,节奏不快,消费不高。
原来那些“趁着年轻,要多吃苦”之类的话都是我们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此刻。
我们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是不停的换工作,无一例外,都是冲着压力不大,工资不低的条件去的。
我们怕压力,怕加班,怕无休止的疲惫,我们想要自由,如果工作是必须,那工作之外的时间,就是我们能争取到的自由时间,多一点都是对生活的馈赠。
90后从小就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下来的,吃苦这个词汇已经过时了,对于90后来说,享受才是主题。
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就是这样,饿不死,我就不需要做个拼命三娘,只有苟且,没有远方,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