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烟火滋味长想法散文

书展选书之乐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后窗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当中,读书就是拿起书本来阅读这一精神性活动。直到我阅读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才领悟到读书是一个前后关联的综合性过程,具体包括——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只有让读书生活在上述四个过程中得到一一落实,才能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融入身心,真正将书中的精华内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我非常认同奥野宣之的观点,因为我们的确过分关心“在读书”这个中心环节,而忽略了读书前的选书、购书和读书后的活用,使读书的成效大打折扣。

这里只讲选书和购书中的一种途径——逛书展。为了买到心仪的好书,我往往会在逛书展时失去理性判断力,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只顾买买买。2017年上海书展上,我与新版《辞海》一见钟情,一千元的价格没有让我退缩,不到五分钟就收入囊中,为我所有。我把九本《辞海》摆在眼前,越看越喜欢。买到了好书就像遇到了知己,那种喜悦和幸福长久地洋溢在眼底眉梢。

每年一次的上海书展都是我寻找好书的绝佳机会。十几万品种的好书就那么齐刷刷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着阅读着挑选着,享受作为现代读者的幸福滋味。

有人不喜欢在书展里买书,说书太多人太挤像喧闹的菜市场,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亲近好书。我觉得这只说对了一半,环境嘈杂是真的,书籍多而良莠不齐也是真的,但里边的确是书的宝藏,藏着很多我们平时在网上或书店图书馆里看不到的好书和新书。在书展里选书,一定要有披沙拣金的心理准备,需要有和网络购书、书店买书不一样的策略。

有时候场景不一样,我们的行为策略就要有所区别。用一个模式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科学的。

多年的书展参加下来,我体验到了选购书籍的诸多乐趣。

用整块的时间徜徉书展

时间是寻找好书的必要保障。匆匆忙忙走过去,只能大体浏览,走马观花,无法仔细甄别。所以,在有值班或者活动的时候我通常不会去买书,而是要专门寻得一个半天或一整天的时间把自己放到书展里,心无旁骛地徜徉在书海里,享受寻书的乐趣。

置身书展的一个个展位前,我的眼睛在书籍之间穿梭,显得格外明亮和专注,一旦遇到喜欢的书名或作者,就会在一瞬间停住,把书拿到手里,一页页翻过去,看它的装帧设计、结构框架、语言表达、纸张印工等,如果在上述几个关键要素上都让我满意,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到购物袋里。

一个人静静地寻找

我相信与好书的相遇相知也需要缘分。在寻书的过程里,我是在借由语言文字和作者进行默默的交流,而这些作者都是知识和智慧的象征:或给予我未知的知识,或给予我思想的启迪,或给予我技能的提升,或给予我精神的陶冶……这个过程是需要以心交心的,无声胜有声,外界的嘈杂离我们的很远很远,因此,一个人在热闹的书展里选书的效果最佳。

偶遇志同道合的师友

书展是爱书人共同的节日,逛着逛着就会偶遇相熟的师友,这种不期而遇的乐趣别有一番滋味。

“这套书看起来不错,如果能打开看看就好了!”我在字里行间的展位前看着一排塑封的书籍自言自语。“是啊!不拆开怎么知道里面什么样呢?”另一位女声接着传过来。我马上抬头看看与我有相同感受的人。相视的一刹那,我们惊呼、大笑、问候,原来是一位教师好友,虽然见面次数不多,通过微信朋友圈已然志同道合好久了。略作交谈后各自分开,继续寻找心目中的好书;这种因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邂逅的美好感受已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中信出版社的展位前,我流连的时间比较久,因为这家出版社的图书常能对上我的心弦。正当我抱着几本挑选好的书意欲去付款时,一抬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专注地盯着一套盒装的图书,定睛一看,是我非常敬重的赵志伟教授,《语文学习》的优秀作者和栏目主持人。我们相视而笑,为这次偶遇开心不已。赵老师说,书展最后一天了,很多书都打折,过来扫货。家里的书已经多得放不下了,遇见好书还是忍不住要买。我说我也是,城里的书柜放不下,就跑到城外安顿了一个书房,买书的习惯是改不掉了。“赵老师,您接着逛,我再看看有没有好书。”简单的交流之后继续一个人埋首书海,寻觅知音。

谈到读书,杨绛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形象:“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是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这书展里,我就像这样无拘无束地到处串门,和不同的作者交流。时间或长或短,一旦产生心灵的共鸣,就会把这位作者请到自己的书房,在有闲暇的日子里,对坐畅谈。

轻轻松松把书带回家

逛实体书店,往往要承受带书回家之苦,三五本还不打紧,一旦书买得多一些,就会不堪重负。所以,在实体书店选书通常都比较谨慎,能精简则精简。自从快递业务进驻书展,这种带书之苦就消失了。觉得选购的图书快要拿不动的时候,就送到快递办理处,把书递回家。每次把重重的图书包裹递出去的时候,我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甩甩僵硬的双手,揉揉酸胀的肩膀,继续新一轮的选书之旅。

书展选书之乐,细细品来真是韵味无穷。恋恋不舍地送走它,满怀期待地迎接它,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平凡的日子,因了这个期盼而充满氤氲的书香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