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简友广场想法

读季羡林,我总结出三条人生铁律

2022-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心读书

季羡林曾说,我们家是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他的祖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的一位叔叔被送人,他的叔父和父亲无父无母,无人照管,饿得只能捡地上的干枣果腹。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兄弟二人去济南闯荡。难兄难弟一对苦人,只能做苦力。后来,叔父竟逐渐站稳了脚跟,留在济南,很快又中了湖北水灾头奖三千元。

三千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不仅暂时改变了兄弟二人的境遇,也从此改变了季羡林的命运。

1

读书,成就基业

列宁说,“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从古到今,底层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贫穷与无奈。接受教育,不仅仅能读书认字得功名,更是打开眼界,改变认知的重要途径。

季羡林6岁时,还只是一个在田间地头打枣捉知了的小屁孩。他原本也会和当时的小伙伴一样,继续父辈贫穷荒凉的命运。

但,因为中奖的三千元,他的叔父在济南日子过得还可以。叔父便与季羡林的父母商量,将季羡林接到城里读书,以期将来光大门楣。

他的母亲虽百般不舍,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只得泪眼相送。

季羡林说,“这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否则我今天仍然会在故乡种地。”

虽然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但季羡林总算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季羡林人生改变的第一个契机。

叔父对他的教育很上心。先安排他在私塾读书,后来又一路读小学,读中学。

除了在校学习系统知识,他的叔父在家里教他读古文。他还进入尚实英文学社学英文。这两项学习,奠定了他国文和英文的底子,也是他成绩遥遥领先的一个原因。

爱比克泰德说,“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现在常有人说读书无用,大多是他们自己不愿读书,不会读书,对读书人报以嫉妒,报以恶意。除了蒙蔽自己看世界的眼,困住自己走世界的脚,还有其它作用吗?

富人,通过读书保住财富;

穷人,通过读书获得财富。

这里的财富,不仅仅指金钱,更是智慧、见识与能力。

季羡林青少年时期上的学,读的书,决定了他以后走世界的路。

2

立志,成就事业

孟郊说,“慷慨丈夫志,可以耀光芒”。戚继光也说,“未有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可见立身之本,成业之本,在于立志。

季羡林曾说自己幼无大志,确实如此。

读书、学习都是家人的要求,他只是循规蹈矩而已。

他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但主要因为聪明,并非他主动刻苦所致。

他上学读书,也颇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他说,“自己这一辈子究竟想干什么,也从来没想过,朦朦胧胧地似乎觉得,自己反正是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一辈子能混个小职员当当,也就心满意足了”。

叔父的望子成龙,在他看来,也是渺渺茫茫,不可实现。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读北园高中时,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制定了一个奖励学生的标准。只要得到班级的甲等第一名,并且平均分达到或超过95分,便可得到他本人亲自书写的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

王寿彭不仅是当时的教育厅长,还是清末最后几位状元之一,书法也极有名,得到他的手书,很难,也很荣耀。

这份荣耀,落到了季羡林身上。

他当时大受震动,一方面虚荣心大受满足,另一方面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即使不是大龙,也不是平庸的小蛇。

从此,浪子回头,立志用功,发奋努力,并信心十足地报考了北大和清华。两个学校都录取了他,他最终选择清华。

明代王守仁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是的,没有志向的人,就和迷途的盲人一样,只能在原地打转,无法走得更远。甚至会辜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成为碌碌无为之辈。

有了明确的志向,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才会乘风破浪,才会快马加鞭,勇敢坚毅地奔赴。

3

勤奋,成就伟业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

有志,更需有“气”。“气”是苦学,是勤奋,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季羡林最后成为国学大师,“气”功不可没。

清华毕业后的季羡林,回到省立济南高中教学。一年后,因大学四年成绩全优,获得留学德国的机会。

到德国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季羡林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

首先是食物匮乏。他在《德国学习生活回忆》中写道:“过了几年这样的日子,天天挨饿,做梦也梦到祖国吃的东西。”

一次,他帮农民摘苹果,劳动了一天。农民送给他一些苹果和5磅土豆。回到家,他把土豆全煮了,一次吃了个精光,仍然毫无饱意。

除了吃不饱,战机也时常在头顶轰炸。在图书馆读书时,若听到警报响起,就得赶紧跑出去避难。

在这种饥寒交迫,机声隆隆的条件下,他唯不忘学习。早出晚归,学业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

回国后,他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了。

不久,到了文化大革命,季羡林也被打倒。他被罚去淘厕所,看门房,守电话,而且随时都会被辱骂和殴打。

当时季羡林已经将近60岁,对一个老知识分子来说,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疼痛,更要忍受精神的折磨。

但是,季羡林说,“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不情愿那样苟且偷生,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那段时期,那个环境,那种心态下译完的。”

无论身处何方,他的信念始终不变,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

反观我们自己,今天心情不好,不学了;今天生病,不学了;今天太累了,不学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会有成就?

后来,十年浩劫结束,季老也终于脱离苦海,他终于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安享清福了。

但他笔耕不辍,即使到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每天早上四点起床,读书写作,从不间断。

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他的一生,写下一千多万文字,季羡林评价自己“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巨大的成就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孜孜不倦,才如此光耀千古。

写在最后:

木村久一说,“所谓天才人物,指的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季羡林的一生,完美阐释了真正的天才。

想得一分回报,必有十分付出。

也许我们终究无法成为天才,但也可以通过读书,立志,勤奋,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相信命运一定不会辜负,并以鲜花和掌声,狠狠地奖励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