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三笑集写作赚钱

《论语》日日谈 第20期

2020-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wuhuaping9807

《论语》日日谈 第20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七篇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②。”

【注释】

①党:类别。

②斯:则,就。仁:通'认”。

【翻译】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感悟】

 

                      观过就知人品

      一个人的言行其实就可知道,这个人的人品怎样,也可知道这个人的人际关系怎样。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犯错就可以这个人大致和那些人交往,也会给更多的领导提供了择人的一种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译文是: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做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我们观人的过错,不仅仅能看清这个人的人品怎样,更为重要的能不断的反思自己,也可为自己确定和什么人进行交往。

    到底和什么人交往,很早之前,孔子给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识人技巧,那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来了解他。人能通过行为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很难在犯错上掩饰自己人性上的善恶、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情感上的好恶。那些粗暴虐待他人的人,秉性肯定是凶残的;那些索贿受贿的人,必然是贪婪的;那些冒失犯错的,肯定有勇敢或莽撞的性情。从他们的错误或过失中,不难察觉他们的本性。

    乱世之中,群雄并起,许多有识之士就是通过观察首领的过错,进而择主而事的。隋朝末年,由于杨广无道,天下大乱,当时涌现了许多起义领袖,其中著名的有李密、窦建德、萧铣、李渊等。当时,以李密势力最大。但后来,许多杰出人才都离开李密,转投李渊。他们之所以这样抉择,是从李密所犯过错对其做出判断的。瓦岗寨本是翟让所创,翟让见李密才高志大,便推李密为主。但后来,由于翟让贪财求货,李密便设计诱杀翟让的全家和亲信。虽然其中有因,但李密此举,显然是一个大错。杀掉创业者和推举他的人,说明李密残忍并有失道义。不少瓦岗英雄由此初步认清了李密的真面目,开始心生他念。当时,瓦岗军打开兴洛仓,任由百姓取食,贪多的人拿不动,把粮食扔到道路上,李密也不阻止。贾润甫、李等人观察李密之错,认为他没有深谋远虑,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对他越发失望。后来,魏徵、程咬金、秦叔宝、李等都相继离开李密,李密最终失败。

        战乱时期,贤臣择主而事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过错来确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择人与用人多为领导者在和平时期对下属的鉴别和重用。在此,领导者也可以采用“察错识人法”,来观察、识别或者提拔人才。比如,君子待人宽厚,就算自己有过失,其原因恐怕就是过于宽厚了。但是,小人则不同了,他们心存奸险,若是有人犯了错,他们肯定会小题大做,闹得满城风雨,这种方法在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时候非常实用。因此,领导者在择人时,不妨从观察过错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

    我们不仅要观看他人过错来反省自己,同时也为我们应该和什么人进行交往提供了方向。同时也教育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你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才有幸福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