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浚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散文

巜庄子》论盗

2024-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保东

庄子同老子一样,都是人世间一等一的聪明人,通透人。世人在他面前最好不要装神弄鬼,更不用装模作样,在他的眼里,所有的人,都似赤身裸休的猴子一般,戴不戴帽子,洗不洗澡,效果都一样。

巜庄子》一书集中谈盗的事有两处,一是“盗跖”篇:孔子去找鲁国贤臣柳下惠,因为他的弟弟柳下跖是巨盗,孔子拜见惠,是想让他劝弟弟跖戒盗取义,惠深知弟之作为,谢绝了孔子。不得已孔子亲自出马,拿出自己的仁义礼智等十八般家伙事,费尽口舌,也未能如愿,反而还差点被坐实为“盗丘”,最后被吓得大汗淋漓的逃跑。

盗跖历来被认为是大盗,据说他杀人越货,食人心肝,连州国诸侯也都恐惧不已。民间把他标榜为盗神,是偷窃界的开山鼻祖。但在庄子看来依然是不大不小的中等盗贼。即使如此,盗跖之名在人间也如雷贯耳,最出名的莫过于他的著名论断:盗也有道论,他说:“什么地方都有规矩与准绳,凭空推测屋里藏着什么东西,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允,这就是仁爱。不具备以上五样本事,能成为天下大盗的人,是没有先例的”。以此看盗界也有自己的语言法则,也有行业内通行的道德伦理规范。这些道德伦理规矩与规范,是天下通行的,只不过贴上盗即为盗论,贴上王则为王论。

盗跖只所以是中等的盗,是因为他自认为盗,口口声声地以盗自居,虽说理铿锵,但终也离不了盗,脱不了窃。

庄子和老子心目中的真正大盗自有人在。只是一般人肉体凡胎,识不得罢了。

在巜庄子》的另一文“胠箧”中有一段话:“为了防备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贼盗,人们肯定会把最昂贵的宝贝放到,用绳捆绑最牢固,锁具最可靠,插销最隐秘的箱子里,这是一般人公认的最聪明的办法。可是一旦真的大盗来了,就会背走柜子、扛走箱子、挑走口袋,唯恐绳结、插销和锁具不够牢固。如此,世人认为的聪明的藏宝方法,不都是在给大盗积聚和储备吗?”

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接着补充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庄子又说窃国者侯,窃钩者诛。他们一致把最大的盗指向了圣人,指向了中国人人崇拜顶礼的孔子,指向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似的明君圣主,只有这几位才有资格放到老庄的法眼里考量。也只有老子和庄子有如此胆量和眼光,普通人不敢,也不知能如此看人识货。这也正应了老子一句话:“太上不知有之。”难怪,大盗无形,至盗无迹,神盗无隅。

想想此事也怪无奈,遮盖再严实,也有人看穿;伪装再巧妙,也有人看透。

如何是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