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旅行的经历给你留下了什么?
清晨,打开窗帘,先映入眼帘的是飞洒的雪花,透过雪帘才是青山,雪花后翠山,一片朦胧,朦胧里延下来一段狭长的石阶,石阶两旁的树木自顶着一片雪白,千树万树梨花开放。然后才是石阶上漫移下来的人,而牵引出人的物是伞,一顶粉红色的伞,在雪天的山坡上漫移,不真切,像飘过,很是灵动。
我便是在这种美景里醒清明的,这已经是第三天在这里看景,窗基本落地的,睁眼的第一步便是开窗帘,让美景来唤醒思绪。
对着窗户,晴天,静等太阳升起;雨天,静观雨丝细密;今天,看雪花飘洒,落地成泥,只是今天的浪漫色的伞,更添了愉悦。不知道伞下的人,会不会似《雨巷》里撑油纸伞的姑娘。
看着想着,我竟似呆了,这个时候好像找到了旅行的意义。
旅行,如果没有能同行的挚友,不如独行,所幸,我们一起。
传说啊,相对无言,不觉尴尬的关系就是好关系,因为舒服,相视兼懂的一种默契,我认为这是关系的最高境界。
旅行与“挚友”同行,称谓挚友,是因为她不喜欢“闺蜜”的称谓,这个年头里,“闺蜜”一词已被用滥,而多数背叛都来之该词儿,被抢伴侣的、被黑的、被骗钱财的、被扯后腿的,被背后阴损的等等吧,更有著名的被闺蜜拉下水的嫁给国家的名人事件。所以我也跟着不愿用这个词儿,就怕用了这个词儿作称谓,反而没了朋友,没有的真挚的情谊,没人分享快乐与秘密,没人共担难过与痛苦。
旅行,就是要放松,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住下来,做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像今天,就赏雪,窗前,一桌,两椅,对坐,清茶一杯。
像昨天就听景,天还未明,便有登山爱好者在“喊山”,招呼着我们赶快从梦中醒来;接着黎明来临前,鸟儿先起来,不知是在山上林子里,还是在山下花丛里,唧唧喳喳,互相道早的声音不时传来;再后来是阳光的声音,偷偷的,穿过了窗纱的,顺到了我的脸上,我只好大开纱帘放它进来;然后听世俗里的各种声音,门外打电话的,隔壁放音乐的,窗外嬉闹的,只要去想,便都是一卷卷的故事。
而前天是看雨,山上没人喊,山下没人吵,山坡没有伞,有的只有我,屹立窗前,先冥想半个时辰,想前世今生,想古往今来,想三皇五帝,想天南海北,想名山大川,想四海五洲,想一切与生活不着边儿的事物,却最终与挚友聊的却是从生活的家长理短到职场的尔虞我诈,再到贯穿人生的爱恨情仇。
……。
如果说窗户外的生活勾着我上午的时光,那山下的风光便是我下午的时光。年轻的时候最向往的地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南方小情小调,你侬我侬的充满浪漫情怀的地方;
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更喜欢那种辽阔的,无边的,苍茫的,广博的,具有深沉沧桑味道的地方,那种感觉似乎比小情调更能体现生活的真相与艰难。
而现在更喜欢人间的味道,就是那种存在了一万年的小巷,修整了一千次的街巷,生活了一百世的俗人,我们踩着的哪一尺土未经过战乱?我们生活的哪一寸地未有亡魂?然哪一个地方没有生生不息的生灵呢?历经若干年若干次若干代依然生活着的普通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经历过一次次挫折,调整过一次次道路与方向的人的生活是最好的风景,无论怎么样还认真生活着的,爱着的众生才是我们应该领悟的人生。所以我现在喜欢众身相。喜欢众生生存着的每一个地方、街道与脚下的厚土。
为此,我向往水一样的人生,始终向着一个方向流,无论中间你改过我多少次道路,无论中间是否有过泥沙阻隔,是否有过山梁横挡,是否有过人为的曲折干涉,我即便绕道也会向着一个方向流动,花自飘零水自流,亘古不变。
于是,我们下午的时光就把自己扔在普通的人群里,陌生的人群里,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会在意你做哪一件事会影响到别人的心情,不会在意你的哪一个行为就会影响到别人的判断,不会在意你的哪一个决定会让别人置你与对立面,也不会期待别人是不是对你一腔热血给予理解,是不是对你的一片赤诚给予肯定,不会在不熟悉的人群里寻找认同,并期待理解,一切都无所谓,才不会形成孤单与悲伤。置身陌生的人群里过本来的安分守己的生活,简单又舒服。
步量着小城的过程也慢慢放下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情,披着星光返回那一扇窗户时,面对着的是星星点点,星光灯光,可能还有目光,因为窗户离山实在太近了,一路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