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解过《孙子兵法》,文韬武略超群,却落得风流才子的名声之六
九、李杜交错
又过了两年,已移任睦州的杜牧听到新帝宣宗即位、恩师牛僧孺拜相的消息,这让他苍凉的心有了一丝温度,他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吗?
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8年),虽然牛僧孺因病去世,但继位的宰相周墀很欣赏杜牧,任命他担任掌管官员勋绩的司勋员外郎。这时,离他外放黄州又过去了7年。
司勋员外郎也算是朝廷要职,杜牧的心得到些许安慰,他离自己的理想毕竟又近了一步。
这时,他竟然收到一个署名李义山的人给他寄来的两首诗。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这两首诗沉郁顿挫,语言优美,构思新奇,对杜牧极尽仰慕推崇,杜牧没有回复。因为他知道这诗一定出自名家大师的手笔,而他已隐约猜到这个人是谁。
杜牧的猜测没错,这个人就是在晚唐诗歌史上与杜牧齐名的李商隐!世人为杜牧错过两大文豪的交织引为憾事,其原因已不得而知,是杜牧孤傲,还是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李商隐本来蒙恩于前宰相、翰林学士令狐楚,属牛党人士。但他不知利害,却娶了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牛党把他看做叛徒,李党也不待见他,他不知不觉成了党争的牺牲品,长期困弊,郁郁不得志。也许他对杜牧有所求,也许纯粹是对这位前辈的诗文非常仰慕,诚心结交。
杜牧是牛党人士,不想与被认定李党的李商隐交往,应该是为了避免误会、纠葛,这也在情理之中。
此后,两人再无交织。
十、空留诗名
杜牧在宰相周墀的支持下,似乎在朝堂站稳了脚跟,他开始积极为国家安定出谋献策。因唐王朝的日益衰落,边境的吐蕃、回鹘、党项等四处侵扰唐王朝,边境危急,四面楚歌。为早日解决边患,杜牧向宰相周墀呈上了他的呕心沥血、精辟独到的军事巨著《注解孙子兵法.十三篇》。
杜牧驰骋疆场、运筹帷幄的理想似乎触手可及,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
正当杜牧与周墀商议边疆大计,讨论用兵策略准备大干一场之际,意外又发生了。周墀因边疆用兵问题与唐宣宗意见不一而据理力争,被罢免宰相之位。
杜牧的理想又一次破碎。
心灰意冷的他对牛党的执政理念和一味打压李党不敢苟同,于是决心到地方去做官,为百姓做些实事。经他几次上书,朝廷终于批准他出任湖州刺史。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他自嘲自己无能,才在这个清明盛世无所作为,其实是在鞭笞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他生在太宗的时代,将上马扫天下,下马安黎民,出将入相,建不世之功,但现在与其在朝廷无所事事,还不如到地方为老百姓干些实事。
公元850年秋,杜牧南下湖州,这一年,他已48岁。
杜牧虽是北方人,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兜兜转转。江南柔媚的山水。抚慰了他那饱经磨难沧桑的灵魂,也孕育了他那众多万世流传的诗歌。
江南之与杜牧,是他的驿站,更是他心灵的归属。但,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江南。
公元851年,杜牧的弟弟因病去世。不久,对杜牧有知遇之恩的周墀也在东川节度使任上离世。接连的噩耗犹如一记记重锤,敲击着他那原本就羸弱不堪的身体,她日渐消瘦。这一年,朝廷又擢升杜牧为考功郎中、知制诰,这是他最高的官职,但他的身体已每况愈下,这一天来的太迟了。
他终于告别了江南,他一生的希望和伤心之地。他应该会有诸多留恋和遗憾,但他早已在不经意间用诗歌把他的名字刻在了江南的青山绿水间,隽永而牢固。
这一年,杜牧已49岁。
他通过星相占卜预测自己末日将至,他开始安排后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让家人收来了自己全部的诗文,把那些他认为只是徒有奇辞丽藻,而无助经国大业的空文全都投入火炉,焚毁大半,只留下寥寥数篇。
公元852年,杜牧病逝于老家安仁坊的宅邸内。几个月前,他刚把这些老宅收回,对先辈有了些许交代,也让自己漂泊的灵魂有了一个归宿。
杜牧走了,带着他满腹的才华和悲愤,带着一生的遗憾和不舍。他认为自己理想未竟,功业未成,岁月却无情逝去,他漂浮在这世间,根本来不及挣扎和反抗……。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岁月无情,而东风未到,他只能在反复的蹉跎中耗尽了光阴。自己没有能像范蠡一样建功立业,而后功成身退,散州五湖,却只能在时代的漩涡中左冲右突、疲于奔命,注定只能成为时间和历史的背景。
他没能施展抱负,出将入相,但恢宏的气魄和多舛的命运造就了他不屈的灵魂和不朽的诗歌。他没有成为时间的无聊背景,而是历史的浓墨重彩。
今天,同杜牧同时代的权臣、王侯将相都已销声匿迹,杜牧的诗歌却代代流传,他的《张好好诗》手稿依然留存于世。那上面留着他最初的爱,也留着他对这世界的悲叹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