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

读故事品论语|第三章: 言辞之道

2023-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归鸿越读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01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的日子,总是令人忘乎所以。

这天,正值盛夏,阳光炽热,位于闹市中的一座四合院却显得异常清幽。

“子贡啊,你猜吾为何如此高兴?”孔子的笑容犹如孩子般纯真。

子贡疑惑地看着老师,猜测道:“老师,是不是因为颜回得到了鲁国的重用,您为他感到高兴?”

孔子拍了拍子贡的肩膀,笑道:“不错,吾确实为颜回感到高兴。但你可知道,颜回之所以能够获得今日的成就,皆因吾昔日教导他‘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贡眼神一亮,忙问:“请教老师,何为‘巧言令色,鲜矣仁’?”

02  人心难测

孔子讲述了当年在鲁国遭遇的一场政治风波。一位官员子生,因善于辩论,得到国君赏识,位高权重。然而,他自私自利,背地里干尽了缺德事。

孔子借此向子贡阐述了“巧言令色”的危害。

“吾教导颜回,便是要他远离这类人物。因为这样的人,往往难以成为真正的君子。”孔子语重心长地说。

子贡若有所思,他想起了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位故人——子禽。

子禽擅长交际,言辞得体,举止优雅。可他内心的狡猾与虚伪,却让人不寒而栗。

03  重逢故人

这天,子贡在闹市遇见了多年未见的子禽。

子禽依旧那样风采翩翩,言辞动人。

他告诉子贡,自己如今在卫国担任要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子贡心中冷笑,却不动声色地与子禽交谈。

他想起孔子的教诲,暗自观察子禽的言行举止,想看看这位曾经的故人是否有所改变。

然而,子禽依旧热衷于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对别人的困境置若罔闻。

子贡终于忍不住,将心中早已准备好的诗句脱口而出:

“鸟鸣花香春已过,世间何曾见巧言?”

子禽脸色一变,意识到子贡看穿了自己的伪装。他黯然离去,心中五味杂陈。

04  教化之道

回到四合院,子贡向孔子讲述了与子禽重逢的经过。

孔子微笑着点了点头:“子贡,你已掌握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真谛。接下来,你要学会如何去教化世人,让更多人远离‘巧言令色’的陷阱。”

子贡诚恳地向孔子请教教化之道。

从此,他跟随孔子,致力于传播仁义之道,让更多人领悟到真诚与善良的力量。

05  传承

岁月流转,孔子离世,子贡亦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遗志,继续传承着“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智慧。

子贡教育弟子们,要善于辨别是非,远离“巧言令色”之人。

同时,他自己也以身作则,践行仁义之道,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心中的楷模。

时光荏苒,千年已过。

那位曾经春风得意的子贡,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朽的传奇。

他所传授的“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智慧,历经千年,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而那句“鸟鸣花香春已过,世间何曾见巧言?”的诗句,更是化作一股清流,洗涤着世人的心灵。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句话的启示下,远离“巧言令色”,追求真诚与善良,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