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给自己一个“清单体”思维
一、从焦虑、迷茫到优秀
从群里通知申请“10天10本书的清单营”开始,我就很焦虑。不是怕自己完成不了,而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清单体”,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迷茫。
带着焦虑和迷茫,在开营的前3天我就开始准备。我把猫叔和逻辑思维公号里所有的“清单体”文章都找出来,每一篇读10遍再手写一遍。
当我读到第十篇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种“想写的感觉”,于是就拿我最想读的书《会讲故事才是好演讲》来尝试写。
第一条是最难下笔的,反反复复总觉得不对味。于是细细阅读别人写的清单文,发现他们都是围绕一个点展开说,逻辑很严密,一篇中会有3~4条清单举例子,会引经据典,有可操作的步骤。
有了第一条的定位,接下来就感觉会顺一点,十条下来我居然花了不下4个小时!而读一本书我也不过需要一个小时,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清单体”不简单!
既然选择,就只能全力以赴。我知道只有熬过前面的4个小时,第十天我才有可能用更短的时间完成。说好的“极致践行”就不能随随便便将就。
写完只是第一步,还有录音。正式录音之前,我用手机录音软件,先自己录十遍听十遍。在反复的读和听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微小的细节,一遍一遍的修改打磨,3分钟14秒的录音,我竟然花了一个半小时。但这过程却让我琢磨出清单体的脉络,也更加爱上写清单体。
第二天下午4点半,群里以一种非常激昂的方式进行“阅兵仪式!”,而我的第一篇清单文居然获得第一天的优秀勋章!我们一排一班也获得了第一天的“先锋方阵”流动红旗!
这种付出之后收获的喜悦,简直比伊甸园的果实还甜美诱人!我的内心也更加坚定——这十天一定要收割清单体!
二、捍卫红旗
获得红旗之后,我们一排一班的每个小伙伴都充满自豪感和喜悦感,然而这才是战斗开始的第一枪。“捍卫红旗”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写出更好的清单文,我总结出几点经验:
1、输入要大于输出
我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读两篇优秀清单文,读十遍感受文章逻辑和脉络,通过语感提升写作感。有时间尽量手写一遍,写的过程中更能体验清单体写作感觉。
2、设置完成时间节点
匆忙赶出来的文章一定不是好文章。我规定自己在打卡当天的11点之前完成清单体写作,最迟不超过晚上7点。
这样中间就有大量时间反复读和修改,确保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精华。
而完成之后还有半天时间可以准备第二天的书和内容。保持这样的节奏,不会拖延和慌乱。
3、和小伙伴分享经验
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秀清单,和自己班的小伙伴交流写作经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评选,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
一个人优秀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我们一起优秀,一起提升。我们做到了!第一天的流动红旗,第二天的流动红旗,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十天!我们真的做到了“捍卫红旗”!我们真的做到了“创造神话”!
之所以说是神话,是因为夭夭在打卡的第四天剖腹产生宝宝,在我们都担心可能失去红旗的时候,她竟然麻醉醒来完成任务!
二牛牛也阑尾炎挂瓶,班长二狗也肠胃炎跑医院,我也为了千聊分享熬了几个夜晚,然而我们依然把红旗固定住。
我们都有一种“捍卫红旗”的使命,而这个使命也更加促进我们不断奔跑,不断提升,写的更快更好!
三、优秀社群孵化优秀的你和我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回顾清单营的十天,从最初的焦虑、迷茫,到现在的高效和自信,这一切都与优秀的社群管理分不开。
在清单营第五天,往往是最难坚持的时候,会有一些突发事件,会有一些疲惫和一丝丝想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天群管理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激励我们,早晨任务提醒,下午的阅兵仪式,流动红旗的颁发,优秀勋章的奖励。那一刻我们都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战士,战士是不可以轻易倒下的!
10天的训练营,10天10本书100条清单体,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一个全新技术的刻意练习。在写分享稿和总结的时候,发现我已经养成了清单体的思维!
接下来还会有新的任务和挑战,我愿意在这样优秀的社群里,继续孵化自己的潜能,完美蜕变!
十天之后不是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
未来很美,我们一起向前,一起剽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