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正确地“转行”?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且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很“有趣”但挺残酷的事实是:
-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平均寿命也就是2-3年,甚至还要更短;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新公司上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还没来得及适应,公司就已经倒闭了”;
- 甚至很多年轻人职场生活的“主题”就是:不断地“被动转行”;
- 随着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主动转行”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变成一种常态。
但是,经常被大多数人误解的是:
- “转行”就等于“换工作”;
- “转行”就一定会“换行业”。
事实上,“转行”的准确定义是:
- 只要你面临全新的工作挑战,就是“转行”;
- “转行”表面上看起来是转换职业身份;实际上,“转行”是一种思维活动。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会发现:
- 大多数人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未必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不能释放自己的价值;
- 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要在三个不同的组织中工作;
- 他们至少要经历一次对自己人生非常重要的“转行”,很多人都不能“转”得太顺利,甚至“转错了行”。
究竟怎么样正确地“转行”?
正文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些未曾实现但魂牵梦萦的职业梦想。
比如,你可能曾经想成为一名画家、作家、旅行家、音乐家,或者想成为一名企业家……
很多人都有“转行”的想法,但是每当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
- 我有房贷、车贷;
- 我上有老、下有小;
- 我不懂,我不会;
- 我没有时间;
- ……
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的是,这些因素就是这么明晃晃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因素看起来真的非常强大。
就好像是:
- 我们试图游到河的对岸;
- 但是手里“抱”了个大石头;
- 明明可以把这个石头“背”着就能更容易地过河;
- 却总是执念要“抱”着石头游过去。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就会发现:
- 那块“大石头”还是那个“大石头”,根本没变;
- 但是到底选择“只用脚”游过去还是选择“手脚并用”游过去,就是决定我们能否成功过河的关键。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
- 你发现一个锁被锁上了,那开锁的钥匙根本不可能插在锁头上;
- 如果钥匙插在锁头上,那就相当于这把锁根本就没有上锁;
- 所以,整天盯着锁头是没用的,开锁的钥匙肯定在其他的地方。
按照这个逻辑深挖下去,就意味着:
决定我们要不要转行的因素根本不是现状的压力或者我们现在拥有的技能。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就能够得出转行的两层逻辑。
第一层的逻辑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大多数人整天思考的是:
- 我在什么机构?
- 我在做什么工作?
- 我到底应该做管理岗还是做业务岗?
这是绝大多数人最常见的转行的思考逻辑,在他们的思维中:“转行”和“换工作”是一个意思。
比如教师行业,他们最经常做的“转行”就是从这个学校的教师变成了另一个学校的教师。
第二层的逻辑就上升了一个维度,他们整天思考的是:
- 我的能力是什么?
- 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 这份工作能够给我的成长带来什么价值?
他们的转行就不太会被具体的岗位和工作所限制。
比如,还是教师行业,他们就能够很轻松地从“教师”转行为“作家”。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
- 教师这个职业所具备的是:通过组织语言把某件事情和别人说清楚的能力,也就是“准确输出”的能力;
- 那么作家这个职业需要的也是这样的能力;
- 最终他们当然能够很顺利地从“教师”转行为“作家”。
在别人看来,他们的岗位在变化,但对他们而言,自己从事的是同一件事情。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思考,就能够很顺利地挣脱传统观念和表面价值的束缚,从而找到自己的底层价值观。
比如,再遇到下面这些看似“奇葩”的转行就一点也不会觉得奇葩了:
- 一名“销售人员”转行为“心理咨询师”。因为销售所具备的是:说服别人的能力;
- 一名“会计人员”转行为“民营企业家”。因为会计所具备的是:理清财务的能力;
- 一名“数学教授”转行为“股票经纪人”。因为数学教授所具备的是:数据分析的能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会发现:
- 过去,我们的观念是:我能做什么工作?什么工作能挣钱?
- 现在,我们的观念是: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
从职业的角度来看,一个也许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我们的身体里不仅仅只有一个“自我”:“真实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
但是,很多人都会费尽心思去找寻那个“真实的自我”,甚至还为此曾经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 他们认为“真实的自我”一定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
- 他们认为“真实的自我”是一种不变的状态,甚至把这种状态错误地理解为“初心”;
- 他们认为“真实的自我”就是自己热爱的东西,一旦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传统思维导致的职业规划误区。
事实上:
“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
它并不是一个已有的模式放在那里,让你去把它挖掘出来。而是:
像一个泥胚一样,通过不断打磨雕刻出来的。
比如:你现在所认为的“真实的自我”和你小学时候所认为的“真实的自我”是完全一样的么?
大部分人都会说:不是。
那么,你又怎么能够确定20年后的“真实的自我”和现在的“真实的自我”是一样的呢?
所以,结论就呼之欲出了:
- “真实的自我”根植于过去,它是动态变化,不断成长的;
- “可能的自我”才是我们应该充分关注的,它立足于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
写在最后的话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当我们在决定“转行”的时候:
- 务必放弃寻找那所谓的“真实的自我”,那是对过去的奢望,我们无法改变;
- 相反,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发现那个“可能的自我”,这才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扬帆起航。
大多数人转行考虑的是:
有没有现在?
而我们转行需要考虑的是:
不仅要有现在,还要有未来。
祝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