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故事谈谈情,说说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7-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美萱读书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1.

王晓云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了。

她十几岁来上海,刚二十出头,就嫁到这里。一晃十几年,她也三十有五了。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何况是,远嫁的女儿,娘家是回一次少一次。

这次回娘家,她请了5天假。坐车,来回就要浪费两天。

请假扣钱不说,回家花销也是极大。一年就回这一两次,孝敬父母的钱是不能少的,还有七大姑八大姨要去看望,侄子侄女那更不用说。

虽然回去一次,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有老父亲老母亲在,就有这义务去看望,王晓云也是满心欢喜的。

2.

回家后,还是记忆的味道,有一种温暖叫妈妈做的菜。

还有一个地方是王晓云必去的,就是县城的沙县小吃。那家店是她上学时最想去的,如今,老板也是由父亲换成了儿子。

虽然价格也是翻了几番,可是,等老板把馄钝一端上来,那晶莹剔透的皮,快要溢出来的肉馅,依然让她馋得直流口水。

立马,大快朵颐,吃完一碗,不过瘾,又来一碗,还要了一笼蒸饺,老板惊得眼珠子都出来了。

吃着吃着,她想起小时候,没钱,每天放学,站在店门口使劲咽口水。那时她最大的愿望是长大挣钱了,把店里的东西都尝一遍。

有一次,她又站在门口往里望,正好邻居家的大哥哥看到。“王晓云,你站在这里干嘛?”她脸一红,想要逃走。

“你还没吃饭吧,今天我妈没做饭,让我在外面吃,咱们一块儿吃吧!”她连忙摆手,却被大哥哥硬拽进去。

初见的美好

从这以后,她总是感觉有人在有意无意地看她。有一次,她又在院子里跳绳,那时她爱穿一个红格子裙,跳起绳来如雀跃的鸟儿。

她一抬头,看见邻家哥哥正站在他家楼上向下望,邻家哥哥叫张磊,他家正好在她家后面,地势比她家高。

后来她们家搬到村外,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3.

“王晓云?真的是你吗?”她一下子回过神来,扭头,一张陌生的面孔,夹杂着惊喜。

“我们认识吗?”“怎么不认识了,我之前住在你家房后的,张磊,磊子!”

“噢~磊子呀”她耳边响起了“磊子呀,磊子,吃饭了!”,一到吃饭点,她母亲的声音就飘荡在院子里。

“你这多年都去哪儿了,我到处打听你,他们都说你去大城市了,具体在哪儿就不知道了。”

“我嫁到上海了,今天回来探亲。”

“没想到我们还是很有缘分的,又见面了。”

“是呀,我记得你还请我吃过馄钝呢,也是这家,不如今天我请你吧,就当我回请了,虽然欠的有点久呀!”

他们聊了很久,互留了联系方式。

两天后,王晓云走了,坐在车上,收到了张磊的一条短信:

“亲爱的,请容我第一次这样叫你请不要介意。

在哪乡间的小路空气清新,我想象中你在那童年成长的每一个角落,脑海不断的出现你的影子。

上天待我不薄,失联20年,你能够再次出现我眼前,有了联系方式,偶尔还能听听你的声音,现在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环境,我真心希望你能快乐的生活。”

那天的阳光格外耀眼,天空也湛蓝湛蓝的。

“有人记着,真好!”晓云想。

4.

回去后,张磊也回经常发消息给她,聊聊家常,感叹下人生。

突然有一天,张磊给王晓云打电话,要来上海。王晓云想着来就来吧,抽个时间请他吃顿饭,喝个下午茶,也算尽个地主之谊。

第二天,张磊打电话说,他在南京东路这边的饭店,让晓云去,他请她吃饭。晓云本想着进地主之谊,无奈对方盛情难却,去赴约了。

进门后,晓云蒙了,里面坐着十来个人,张磊立马迎过来,其他人起哄到,“嫂子,来,来,坐”。晓云看了张磊一眼,转身走了。

张磊赶紧追出来,各种解释。晓云盯着张磊,一字一句说道:“张磊,我不管你怎么跟你朋友说的,你要记着,我们都是有家室的人,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再见!”

晓云随后收到张磊很长的一段话,讲小时候他如何喜欢她,又如何找她,如今还是不能忘了她。

“可是,然后呢?我们各自都有了家庭!”晓云回道。

那边是长时间的沉默。

5.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地铁过了一站又一站,晓云看着微信里的联系人,顿了顿,按下了删除键。

她长舒了一口气,眯上了眼睛,地铁经过户外一片空地时,眼光射了进来,她觉得好暖和呀。

恍恍惚惚中,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初见时的美好。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