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APP——当当读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24/2b6dedc02fe87d49.png)
初看「当当读书」只是觉得内容很多,哪多?画出信息结构就知道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作为一个手机APP,不仅二级菜单多,还有好多三级菜单,跟Web端还真是有一拼呢。
为了在一屏内截图,只好把三级菜单收缩起来。值得讨论的地方有:
一、入口随意:
标颜色的菜单都有重复,在“关注”中就有2个我的书架入口,如果书架非常重要,是不是单独弄一个菜单就叫“书架”呢?每个主菜单都有搜索入口,但搜索的只是搜书,跟菜单本身的定位没有关系。
二、菜单定位不清晰
默认菜单“关注”是谁的关注,当当关注的还是用户关注的?目前看到的应该是当当关注的,里面除了图片展示的书架与用户相关,其它都用户基本都不关心。
三、过度与PC端相同
虽然PC端我并没有看过,但从“书城”中可以看出一二,书城的分类太多,或许与PC一致,目前在手机端展示的这些,既没有把分类展示完,还因为切换分类时,不容易选中,最主要是左侧有一个购物车图标,每次点第一个分类时,很容易点中的是“购物车”,购物车在网店中很流行,主要是因为快递是有成本的,多买可以节省用户的钱,可电子书不需要快递,用得着购物车么,点开看发现把当当官网卖书同步过来了,呃,这里是电子书,不是纸质书,如果要买纸质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个卖纸质书的APP,何必要整一起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24/fd1048eca9e987dd.png)
在个人中心还有充值入口,在第三方支付如此发达的今天,还会有充值的需求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24/4ddc0ef342107991.png)
四、菜单名称不易懂
比如“关注”中的“创建攻略”,不是旅游产品中常出现的词么,点开后还是没明白要写什么。“翻篇儿”菜单啥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24/853226f776ca4e3e.png)
五、产品定位不清晰
发现中有“附近的人”、“摇一摇”,“关注”中有“每日签到”,这是要转社交?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24/53b5f85de27c02b5.png)
小结:一个产品的好坏还真是跟产品设计的每一层级都相关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从大到小,小层级出问题了,肯定因为它上一级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