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远离讨好型人格,活出骄傲的样子
01
在最近的奇葩大会中,蒋方舟讲述一篇“自己其实是一名讨好型人格的人”的演讲,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蒋方舟,天才作家,年仅7岁写出卓越思想的文章,19岁进入清华大学,和韩寒、郭敬明激励一代人的光环作家,本应该是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是无比的自信和成功。她讲述青涩的回忆往事,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经历中都有需要改变和成长的。
所谓讨好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别人开心,不断去迎合他人的言语。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哪怕那个人你压根不喜欢。
少年成名的蒋方舟,,在赞美和瞩目中成长。一天,朋友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跟朋友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她不理解朋友的意思,于是反问何谓真实的关系。朋友说就是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
她才开始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自己并没有和任何人有过真实的关系,始终扮演着讨好他人的角色,因为害怕产生矛盾和不愉快。
最严重的一次,对方一直打电话过来骂她,她很恐惧,对着电话足足道歉了两个小时,但对方并没有接受道歉。继而对方又不断打来。最终看着满屏的来电显示,她只能独自发抖与恐惧,却不敢发一句脾气。
通过这件事让她发现,即使是在两性交往这种如此亲密的关系中,她也始终不会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不会去跟对方争吵,非常害怕起冲突,怕让别人不高兴。
后来,蒋方舟独自一人在东京待了一年。她没有学习日语,很少上网,没有认识的朋友,或许正因为如此,她开始不用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一天就是写写日记,看看书,参观各种展览。
最终她发现,正是在东京的这一年时间里,从某种意义上,治好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让自己从一种更远的距离去看待自己。
在回国后,某一次跟一位老师吃饭。当那位老师又要倚老卖老教训她时,她不继续安静地听着讨人厌的话语,而是直接将那位老师骂了一顿,最后甩门而出。
02
当她骂完走人的那一刻,她激动地给所有的朋友打电话:“我终于学会骂人了!”。她终于学会了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不再恐惧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生活中有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比如我的高中同学X。X是一个非常仗义、中性、性格直爽的人。高中时候,每到中午、下午放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让她带零食带晚餐,短暂的休息被奔波的购物时间填得满满的。
一天,一个男同学让她去远处的超市买酸奶,她本想拒绝的,但是担心同学不开心,就借了一辆电动车出去,不幸的是汽车追尾造成腿部严重骨折、牙齿掉落。
恰恰就是总考虑别人的放映,才让自己变得如此不好。
03
当我们生活在这个狭小又广泛的社交环境中生活、职场、学习的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朋友圈,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阐述和评价,但这种放大镜的折射会覆盖真实的自己,那个曾经真实的自己已经变成了陌生人。
演讲最后的结语是:其实,真正欣赏你的人是
,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或故作讨喜的样子。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讨好型人格改变的出路。
首先别过分放大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次,要学会对一些不符合自己原则的行为说“不”,别总是对他人的情绪怀有愧疚的心理。有了说不的勇气,才能更好地取悦自己。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建立真实的关系。